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
2016-04-15 22:29 自动化学院自132班 华晨 

 

我们首先梳理几个概念。

【理工科的人文情怀】是什么?
     情怀,在汉语词典的释义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在情怀前面加上“人文”二字就指的是对某地区性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那么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自然就指的是我们理工科学生在理工类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或者具有的在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为什么要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
     先秦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商鞅说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那么放在学校这个环境下,同样也是适用的。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高级科技人才,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理工类的学生应该具有的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当然采用的也是强调专业教育的专门人才培养方式,因此过重的强调专业技术的实用性,使得部分理工大学生忽视人文课程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许多学生对文科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表达能力较差,艺术品位较低,导致了工科学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呆头呆脑,死板固执。
     理工科学生擅长逻辑和推理,比较偏理性,多培养一些人文素质和情怀有助于我们看的宽,走得远。说的小点,有点人文情怀,自己可以过得很有情调,有品位。
     说的大点,只有怀有人文情怀的人,才能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文明风貌,有文化底蕴,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同现代知识结合,又有理论实践这才是德才兼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那种单一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大环境下社会对同时具有是较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学科交叉型人才伸出了橄榄枝。
    
怎么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作。它需要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引导,学生自觉才能慢慢的形成。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手画圆,一手画线”。
                             一手画圆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所学校的精神也绝不只是大学中分门别类的专业教学,而是在办学中形成的校园环境,校风校纪作为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注重校园人文建设,培养人文情怀的氛围,让这个文化圈子去影响圈子外面的人。
                            一手画线
     顾名思义就是学校,老师,学生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路线——理工科的学生也需要培养人文情怀。通过举办文化类活动或者比赛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凸显学校自身的人文主义氛围,再通过大大小小的人文类学生圈子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引领理工科学生的文化思潮。
    很开心的看到学校里人文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无论是开设的人文类课程,还是举办的各种文化类知识竞赛,大到“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的活动,小到不定期举办的征文比赛,亦或者是近期举行的国防生主题演讲,学生自发组织的国学社,文学社等等。都是在彰显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虽然现在圈子很小,范围不大,但是作为星星之火,假以时日,也可以星火燎原。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