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是中国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法家、兵家代表人物,但这依然不能说明今天我们这位主人公的强大。因为此外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使得楚国进一步强大。可以说,吴起是改变战国初期格局的一个人。
吴起出生于家有千金的富足家庭,早年在外求官不成,耗尽全部家产。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从东门逃出卫国。吴起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如果做不了卿相,就绝不再回卫国。"后来吴起拜曾参之子曾申为师,学习儒术。吴起的母亲病逝,他没有回家奔丧,曾申恼怒吴起不孝,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于是弃儒学兵,侍奉于鲁国季孙氏门下。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的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和安阳。鲁穆公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穆公对他有所怀疑。吴起渴望成就功名,于是杀掉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偏向齐国,这就是著名的“杀妻求将”的典故。于是鲁穆公任命吴起为将,率军大败齐军。但最终鲁穆公还是对吴起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免去了吴起的官职。而吴起的主公季孙氏也因懈怠宾客被杀,经人劝说,吴起离开鲁国投奔魏国。
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贤明,于是前去投奔,魏文侯于是任命吴起为将军,辅佐乐羊攻打中山国。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南),吴起亲自率领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齐国至灵丘(山东省滕县东),彻底建立起魏国的霸主地位。但在魏国丞相田文死后,公叔痤出任国相。公叔非常畏惧吴起的才能,于是用计使得魏武侯不再信任吴起。加之近臣王错不断在魏武侯面前进谗言,魏武侯于是派人召唤在外领兵的吴起,吴起思量后于是决定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一向仰慕吴起的才能,任命吴起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为了在楚国快速地建立功业,实现理想抱负,吴起依然决然地在楚国实行了深彻的变法,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被变法剥夺利益的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最终吴起被射杀,其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吴起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位大人物,其因为冷血无情的品行而被儒家排斥于外,但其称霸天下的政治军事才能却令后人敬仰,并与孙武被后人合称为“孙吴”。如果说魏相李悝是法家第一人,那么吴起一定可堪称是“最牛法家人”,因为吴起是法家中最能领兵打仗的,也是兵家里最能改革变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