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大学,早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由此自然催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其形势越来越趋于严峻。因此,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早在大一的时候就将考研纳入自己的大学规划,并为此刻苦拼搏,这自然无可厚非。然而,要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真的一定要去考研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考研在很多时候成为大学生必须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像毕业之后到好一点的企业、单位、公司等工作,然而稍微好一点的用人单位都会打出“非985/211名校毕业生不予考虑”、“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文凭”等硬性要求。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出于工作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量小一点等因素的考虑,毅然决然的选择考研。甚至在很多时候,学生家长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考研,以谋求好一点的工作。
其次,我们必须考虑一下考研的成本。毋庸置疑,考研的最大成本并不是我们为此付出的辛劳与金钱,这两样我们都可以通过后面的努力予以补偿,但我们的青春确是耽误不起的。考研的最大成本就是我们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而且是三年的宝贵时间。在考研的时候,这一点我们必须予以考虑。三年的青春,我们到底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其中的收益有是如何。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相信我们是不难得到答案的。
然后,我们应该意识到考研万不可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在大学中,尤其是在最后的岗位应聘中,同校、同院、同班同学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这就容易导致在考研这个问题上,一些同学不顾个人实际而随波逐流,盲目跟风,最终自是得不偿失。通过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大学考研具有集中性的特点,具体表现考研人数多的班级往往一半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相反考研人数少的班级的考研人数则仅仅数个。这就说明,在考研问题上一定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而这正是我们最应该予以注意的地方。
最后,希求强令自己孩子考研的学生家长们也要学会多多听取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选择。前面我已经说过了,一部分学生考研是“奉命行事”,而其自身并没有考研的强烈愿望。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学生家长注意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是被“强迫”去考研的,那么考研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好,而且因此也可能想成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所以,学生家长们万不可因为出于一颗为了孩子的心而最终害了自己的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