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同成长第二季:直到那个更好的你冒出来
2015-09-10 12:22 校友 牟金贵 

 

    不满足于现在的自己,是我们每个人得以成长和改变的核动力。每个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心里都在期盼一个更好的自己。比如很多女孩,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苗条,想出各种方式减肥,付出的努力简直让人敬畏。如果你能拿出一个女孩减肥的决心,我想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我常常在问自己,如何让那个更好的自己冒出来,他到底藏在何方,他具备的那些优秀特质何时才冒出来,到底什么是阻止它冒出来的真正障碍?

    我身边有些人羡慕我能说会道,说我有天赋。事实上,我觉得自己才刚刚上道,而且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东西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更多的时候一种弱者的自我安慰。熟可知,我曾是一个非常腼腆、胆小、自卑的男孩,小学五年,班主任每学期的评语都如出一辙:……一切都好,就是太腼腆。腼腆两字成了我的标志。上了初中,由于转到外地上学,方言又成了我另一个标签,每一次张口都会惹的同学哄堂大笑,所以我更多的时候不愿说话。可是我心里一直不平,我渴望一个说话不脸红,可以侃侃而谈的我,我一直在寻求机会不断地磨练,从未间断,也从未放弃。上高中第一天,班主任把大家分成小组,让推荐组长上台谈感想,我自告奋勇代表我们小组,在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感觉心快跳到嗓子眼儿了,脸发烫,有那么一刻我想退下来,整个发言我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结束后感觉糟糕透顶了,真想躲到没人的地方去大哭一场,可是哭又有何卵用呢?从那以后,我不断的告诉自己:即便是红着脸,结巴着,心跳着,也要讲,大胆的讲。高二的时候,我参加了全校辩论赛,虽然表现的没有多么出色,但这却让我向前跨了更大的一步。刚上大学,我去竞选班长,那会虽然演讲思路比较清晰了,但仍然很怯场,脸会红,心也会跳,直到后来我读了很多书,加入社团,参加了很多活动,一路下来,直到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才发现,小学时我所期望的那个可以侃侃而谈、说话不脸红的男孩才真正冒出来,整整十多年啊!十多年的挣扎,自我斗争,才冒出了当年期盼的那个我——不怯场,说话不脸红,不心跳,有条理,有逻辑!

    你所期望的,便是你所缺的,一个人想弥补自己的缺陷,只能靠自己。很多事情,都遵循马太效应——多者更多,少者更少。你不善言辞,没有那个老板会把商务洽谈或者登台演讲这样重要的事交给你,他只会交给那些最擅长的人,机会从来都不会主动降到你头上,没有人会给你试错的机会,除了你自己。

 

    更好的自己,只有不断地自我突破,突破自己心里的胆怯、自卑,不断地尝试、历练,在未来的某一天才有可能冒出来。很多人都没能突破自己这一关,都败在了自己手里。

    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自己的心理,放下那轻若鸿毛的可怜的自尊,大胆的去做,而且要愈挫愈勇。

    其次,要突破惰性,惰性是通往成功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只想不做,那只是做白日梦,百无一用,就像当年我渴望的另一个自己一样,差一点就永远的消失了。我从小体质比较弱,一直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我常常立志要锻炼身体,可是每次都半途而废,我一直渴望那个健康、不常感冒的我能突然冒出来,每次生病的时候都发毒誓,病好了就忘得一干二净。跑步,从来没有连续坚持一周的,就这样病殃殃的这么多年,我真的很讨厌,我慢慢的意识到,对于锻炼身体,我就是撩嘴子的人。可是,工作后,不知道怎么就突然醒悟了,开始不间断跑步,游泳,这样不到一年,身体质素就有较大改观,基本不怎么感冒了,即便感冒,抗一抗也就过去了。我想,只要一直坚持下去,那个健硕的我迟早会冒出来。

    当你突破自卑心理和惰性,才算具备了培养那个更好的自我的营养液,一切,才刚刚开始,在冒出那个你所期望的自己之前,还有很多坎坷,尤其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更是如此。梦想,对每个人来说,或许是那个梦寐以求的终极的最好的自己。在实现终极自我的道路上,将会有重重的障碍,一不小心,就死在了半路上,很多失意者感叹命运多舛,时运不佳,在你高呼“时不予我”的时候,你可曾反问自己是否跟上了时代步伐。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是你败给了自己的绝望——辛劳、痛苦、失望、孤独、无助、迷茫把你一步步逼上绝望,人生不过一场修行,不经历磨难,又何以成佛。因此,自我管控很重要,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认可自己,每天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让自己一直在路上。

    我有了一个梦想,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智者,所以我拼命的读很多各种各样的书,这样坚持已经五六年了,虽然现在有的时候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我不知道自己离智者还差多远,可能一辈子也实现不了,但我想我会一直在路上,直到这个智者的我冒出来,这辈子倘若无缘,那就等到下辈子。

    我始终坚定的认为,只有坚持到让你想要的那个自己冒出来,才能获得全新的你,修行方见成效,生命才有意义。

 

    (文章来源于校友牟金贵个人微信公众平台“木有里”,在微信添加朋友搜索“木有里”,即可免费订阅!)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