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同成长第二季:人为什么要社交
2015-09-10 12:12 校友 牟金贵 

 

    任何人均有社交的需求。首先我们承认,人是群居性动物,离群索居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生活不如意时的一个意淫或精神慰藉。按照佛洛依德所言,人生而具有两大原始本能,即死亡本能(饥饿本能)和性本能,也就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

    当一个人的食色本能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人的一切行为均与其密切相关,在这个时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能满足死亡本能(饥饿本能)的可能性极小,反而是性本能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因此也就衍生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社交工具,尤其是陌陌一直被尊为泡妞神器。在压抑的性本能驱使下,催生出社交活动社交活动。

    当一个人食色本能觉被满足后,精神空虚和不安全感促使人们寻求同类,与其为伴以获得精神慰藉和心里安全。精神空虚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心智从来都不会停歇,要么扑向现实,要么沉迷幻想,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灵的依托,食色本能一旦被满足后,精神空虚就像被药物长期抑制的淋巴病毒一样迅速蔓延至你的全身,恨不得吞噬掉整个自我。精神空虚,让生命陷入无止境黑暗和阴郁,生命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人们为了逃离这种不确定性,就不得不寻求外界帮助,而投入到群类中去,就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安全保护和精神慰藉,这正是精神空虚所催生的社交活动。除此之外,当前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化解这种有精神空虚导致的不确定性,比如游戏、虚拟社交、各种脑残剧、娱乐八卦资讯以及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宅男福利……当人们沉迷于以上种种时,其实是一种自我欺瞒和现实逃避,通过这种暂时的娱乐酒精麻醉而掩盖自我对未来现实的恐惧,以期获得短暂的安逸。

    人,从来都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只有现实逼迫上门时才被动接受。

    人与人的一切交往都是功利性的。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具有的本能,每一个和你交往的人或多或少都想从你身上获利,这种获利从有形到无形、从大到小涵盖面非常广,比如事业、资金上的资助,视野、知识的拓宽,快乐的获取,阳光积极的感染等等。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有些是短视的获利,有些是长远的投资,有些则是为自己的未来的不时之需提前做准备。你今天借钱给某个人,不只是基于一种对他的信任,更释放出一种潜在信号:那就是当未来某一天你需要钱的时候,他能以更加慷慨的姿态借给你。你今天非常大度地资助你的一个朋友,是因为你看好他的未来,就像VC投资人一样,你希望未来从他身上能获得数倍于你付出的投资回报。当你需要很大帮助的时候,倘若你曾经资助过的人并没有给予你帮助,或者没有给予你期望的帮助,这将让你非常不满,在传统视角看来这就将恩仇报,事实上,这里没有恩典文化,只不过是你投资的一次失败罢了,你的不满都是因为没有获得你期望的投资回报。

    除了以上所说的本能驱使、精神空虚和功利性外,人的交往还夹杂着许许多多复杂情绪,比如虚荣心满足、他人认同等。社交的功利性是人性的,而那些将社交打上道德和美德烙印的人,都在试图扭曲和绑架人性。

 

    (文章来源于校友牟金贵个人微信公众平台“木有里”,在微信添加朋友搜索“木有里”,即可免费订阅!)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