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同成长第二季:节日聚会的空虚与荒诞
2015-09-10 12:11 校友 牟金贵 

 

    关于节日聚会,去年曾有过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让我开始真正反思这个在节假日非常火爆的事情。去年国庆,朋友远道而来,通宵达旦,暴饮暴食,疯狂的K歌,由于个人身体原因,第二天肠胃瘫痪、嗓子发炎而且精神萎靡不振,在后续的一周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我的整个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后来我把这次经历还专门写成了一篇文章《朋友,女人,烟酒》,从那以后,我慢慢成了那个大家眼中不合群的人。

    这个年代的聚会,我把它总结为三部曲:狂吃、猛喝、歇斯底里的K歌,或者更简单,用三个字就可以总结了:吃、喝、嚎。你要是以一个旁观者来看,那些沉浸在聚会狂欢氛围中的人,真像一群疯子,一群人在一起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滑稽,整个氛围中都弥漫着一种最原始的野性,在酒精、尼古丁、欢声笑语、手舞足蹈的渲染下达到癫狂,这种癫狂似乎超越了性本能和毒品。任何一个未完全融入其中的人都会被聚会判以死刑,因而获得疯狂者的同情和怜悯。倘若你选择出局做一个局外人,那将会被打上不合群的标签,而这种标签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想要的。彼此越熟悉,这种癫狂的程度便越高。

    聚会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呢?聚会本来是很美好的事,面对聚会我常常是即想参加又害怕去参加。归根结底,有两点原因:其一,彼此见面的机会少了,大家能聚在一起不容易,心理默念着一个“珍惜”;其二,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释放的机会少了,能遇上这样一群当年一起二逼过的人,没有理由不放开。

    珍惜,钱不花到心痛,何以体现珍惜;放开,酒不喝到狂吐,嗓子不嚎到沙哑,怎么能叫放开。在聚会中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大家好不容易聚一次,还不放开了”。

    聚会的过程是享受的,结果是痛苦的,或者说很多人也乐意享受这种痛苦吧!

    聚会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沟通感情,而在于个体在群体性的癫狂中得以发泄,对,就是这俩词,发泄是聚会的终极目的。

    那么,大家为什么会选择以聚会的方式去发泄呢,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聚会是一场过往青春的盛大祭奠。聚会承载了每个人曾经的青涩岁月,而人都喜欢回忆,心灵得干涸在集体的回忆中得以滋润,这也就不难理解同学聚会的这种癫特征为什么最为明显了。其二,个体在聚会中寻求保护。在聚会中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智商都严重低于正常水平,各种逗逼行为倘若发生在任何一个个体身上,毫无疑问将会被视为白痴和傻瓜,而这种评价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厌恶的,然而若发生在聚会中,则很容易被大家接受,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在群体的逗逼中寻求保护,从而使得这种逗逼更加肆无忌惮的蔓延,将群体性的发泄逐步推向癫狂。

    时下聚会最大的弊病在于它的绑架性和无节制。在聚会中,个体最简单的尊重权利被剥夺了,每一个人都被群体绑架,不论你身体状况如何,即便你刚有过一次胃出血,那也必须陪大家一起喝,不论你第二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那今天晚上也必须陪大家一起玩到深夜,这种“一个都不能少”的倔强绑架着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好像真的少了谁这个地球就会停止运转,你倘若坚持自己的原则,就会显得那么不合群,而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的。现在,我正慢慢超着那个不合群的人发展。无节制是目前各种聚会最为典型的特质,节制了何以体现珍惜,何以达到癫狂呢?

    最后,我想说,聚会无罪,罪在观念,多一份对个体的尊重,不强求,自然,更无绑架,各取所需,岂不更好!

 

    (文章来源于校友牟金贵个人微信公众平台“木有里”,在微信添加朋友搜索“木有里”,即可免费订阅!)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