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华夏民族之弃儿——国语
2012-03-17 20:10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091 牟金贵 

 

    近来阅读冯友兰先生之《中国哲学史》,行塞不通。是难懂其所选诸如《左传》、《国语》之言辞之故,遂悻悻弃书而郁郁乎。作为炎黄后代,不通先人之语,实乃不肖子孙,可恨哉,可悲哉!如今,西洋之语猖獗于世,西洋文化横行于道,吾人拾之如珍宝,视之如通行证,何以故?纵观历史,横扫世界,大凡一方之言语昌盛,是为其文化昌盛之故。吾民族真衰乎?吾文化真有悖于当今世界之发展?非也,吾之拙见,文化应无强弱之分、好坏之别,某一文化在某一时期昌盛,只能说其正适当时生产力之发展。同理,某一文化在某一时期衰落,反矣!世之最大之侵略,不过文化之侵略,而语言为文化之载体!语言之没落与兴起,将导致文化之变革,此种变革往往为不可逆之变革,犹如基因之改变,变之为其性。

    吾之时代,是一可有为而无为之时代?何也,笔者认为,其一,此时代缺少一份宁静与沉思,喧嚣之声太大,以至于淹没了无数思想之萌芽;其二,此时代物欲需求过高,精神需求严重缺氧;其三,此时代价值观铜臭味太大,正味不得其位也。

    吾之文化,虽有许多劣势成分,譬如吾之文化中之“长者文化”,是为被动文化——父母者、师者、领导者、食肉者之言语被奉为圭臬,上下严重缺乏对话与交流、理解与尊重。长此以往,下者便得佝偻着身躯看上者之颜色。然部分人对国之文化之偏见似乎深入骨髓,我实属不明,吾辈为何要将今人之落后记于一个已故几千年之久之人身上?每一种思想之诞生,皆为时代之产物,吾辈读古人何不以理解包容之心、置身其外之态读之,不崇敬亦不斥恨,而是以一平和心观之?可取其有用之道,弃其狭隘之见,如是,岂不快哉!对文化之态度,吾之青年人尤为重视,不可不了解便妄语,不可不研读便猜度,更不可随波逐流、哗众取宠。

    吾常担忧,数十年、百年之后,若吾们对祖先之言语与文化皆为瞽目者,国将焉存?愿是为吾之杞人忧天。然吾试问,国语在大学为何不列入必修之课程,而修外语两载有余,国语在国人面前皆如是对待,怎敢奢望吾之文化昌盛于世?外来者如鸠占鹊巢,可怜之国语不知垂泪于哪处犄角旮旯、黑暗洞穴之中。再试问,大学设有外语四、六级考试,并为能否顺利毕业之条件,企业选拔人才之所虑,国语为何没有被如此看重?此不是自身鄙视自身是何?愿各位仁人志士同呼:兴国语,兴国之文化!

    以上皆为笔者拙见,吾此等角色实不敢妄言文化,不当之处愿诸君包涵、指正。只以此呼吁矣!呐喊矣!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