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杂谈:对婚礼庆典拍摄的革新
2011-11-30 15:38 艺术学院动画093 徐 云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中国古代婚事礼仪,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丰富多彩,从古至今仍在延续。而这个过程,每对新人都想能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方法将这个过程化为可永久的记忆,即现社会影像界所称的“婚庆”。

    摄影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从1839年8月法国政府公布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摄影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蓬勃发展,并且已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各部门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而在封建中国的清末时期,在皇亲贵族当中,流行着一种人物肖像摄影留影,并逐步进入传媒界,被用于书刊、报纸的图文使用。因为外来文化和资本主义的侵入,婚礼摄影逐步引进我国,主要目的是珍藏留念。

    1995年 第一台DV摄像机诞生。DV机开始在社会中普遍流行,一般民众都可以拿着便携式的小型DV机对生活、节庆、婚庆等各类活动进行记录并收藏留念,而拍摄要求和拍摄方式没有较大的突破。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迅速走向数字化时代,全球化趋势的形成,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使得数字影像产业跟随时代的大潮流,不断变革和创新。而婚礼庆典拍摄这个行业的产业链也不断的形成,走向成熟稳定。我个人根据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实践考察发现,现在的婚礼庆典拍摄成品的片子也算是记录形式的纪录短片和记录类视频。这类影像还是被划分在纪录片的个人视频当中,更多的是作为婚庆商业人像摄影行业的辅助产品。从专业和业余的角度来分析,对于婚礼庆典的记录,对其他非影像行业,统称非专业人士的人来说,这是一场记录,有新人场面的氛围和动态影像数据资料即可。没有特定的内容,没有特定的方式,没有特定的方法去对整个典礼的拍摄过程进行详细的结构策划和故事叙述。更多的是跟随司仪走场和传统的拍摄模式。而对于从事新闻、传媒、编导、摄影摄像、导演、动画等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纯粹的是一种以小型或大型拍摄设备为辅助的简易跟拍。

    婚礼庆典拍摄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现今,已经出现了多类别的拍摄成品的形式。从简易的跟拍,到婚礼庆典拍摄的过程分类。已经有MV、故事短片的模式出现。在设备上,逐渐运用了滑轨、摇臂和灯光各类影视设备。在拍摄叙述上,逐渐形成了角色、故事、场景和视频包装的统一分类。在婚礼庆典结构上也形成了两个影像阶段,即婚前拍摄和婚时拍摄。而婚前拍摄则是在新人举行婚礼庆典之前,需要成品的一个具有故事性、创意性和结构性的影像制作。这个阶段为第一阶段,做成过后,将与庆典之上面对亲朋好友放映,而这也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婚礼庆典的一个必有过程的小桥段。而婚时拍摄,即是用特定的方法和方式记录这个典礼过程。

    对于学动画专业的人来说,婚礼庆典拍摄便是一种实践活动。面向社会的人来说,婚礼庆典拍摄也需要一个创意。也需要进步,发觉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这个行业中,逐渐有“爱情微电影”或“唯美短片”的名词出现。再根据其叙述模式,这便是一种创新。我认为,婚礼庆典拍摄可以跳出大众化拍摄模式的范畴,以创作的态度来对待婚庆拍摄。就像一部小电影一样,每对新人是真正的主演。是这个故事的男一号和女一号,这便是一种进步和创意,也是一种浪漫。而形式可以多样化,模式可分类更新。对于影像梦想和非专业人士来说,这都是进步,都是经验的积累和对新事物的尝试。譬如专题节目化、微电影剧情化、形象宣传化、MV单曲化等等以婚庆行业并入数字影像行业,实现共同发展,带动婚庆行业不断多样化和专业化。同时增加就业,增加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影像行业。而创意和创作同为一个作品和观众服务,展示新人的幸福,更加展示了数字影像的强大魅力和创新力。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