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读《易经》,颇有收获,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易经》中需卦的一些理解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衣食住行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交往的需求,自由、尊严的需求等等,不胜枚举。只要我们有需求,我们就会产生出欲望,倘若我们没有需求和欲望,那么这个社会也就不可能发展,人类也没什么进步可言。然而我们不提倡纵欲,也不崇尚禁欲,能满足需求就好。
不知道我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需要的背后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想要就能要,想要多少就能要多少?满足需要的背后又是什么?
天上的云是什么,它是水蒸气的聚集,是为下雨而准备的,但是不是天上有云就能下雨呢?显然不是,它有一个过程,一个等待的过程,当云聚集到一定的厚度,才会下雨,万物才会得到滋润。不是说要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这就是连天也办不到。因此,需要的背后是苦苦的等待。当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白了天地也不能想要就能要,我们就不会太急躁,当我们去餐馆吃饭的时候,就不会因为饭菜久久不能上桌而大动干戈。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千差万别,有的人比较沉稳、耐得住性子,而有的人比较浮躁,一点都不愿意等待。事实上,当我们还是蒙童的时候,在我们哇哇直叫的那时开始,我们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性格。打个比方,当一个小孩子饿了的时候,就会哇哇直哭,妈妈就手忙脚乱的给他找奶瓶子,冲奶,想尽一切办法尽快使奶的温度降下来,然后赶紧送到孩子的嘴边。这样一来,孩子就只知道饿了就要吃,想要就能要,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凡事都得有个过程,慢慢的他就会变得急躁,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一刻也不能等。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也许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般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老大一般比较急躁,老二一般比较能耐得住性子。这可能与小时候饿了需要吃奶时等待的时间的长久有一定的关系。老大小的时候一般比较受宠,再加上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妈妈有时间也有精力尽可能快的满足孩子的需要,老二就恰恰相反了,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懂。所以,我们不能想要就要,得有个等待的过程!
那么是不是我们想要多少就能要多少呢?当然不是,这得看我们的需求有多大,我们往往会因贪小利而给自己制造很多的麻烦。要知道,绝对不是多多益善。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去逛街,本来没有买东西的意思,结果看到人家疯狂打折,一不小心就买了一大堆,结果拿回家这个不合身,那个不合时,送人嘛,价钱太便宜,自己穿有穿不了,放在家里占空间。你说这不是自己花钱给自己找麻烦这是什么。
做什么事都不是那么简单,要满足需要就得冒着危险去追求。满足需要,你会失去很多,要花费精力、时间,或者是金钱。需要的前面是艰难险阻,只有你跨过去了,你的需求才能满足,有的时候你失去的比得到还多。而且需求是有条件的,你不能追求不符合你身份地位的动西,你若固执追求,那就是痴心妄想,倘若侥幸你得到了,也会得不偿失,而且你得到的东西不会长久,因为你追求的东西不符合你自身的条件。我们常常说的“玩不起,输不起”就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大学生,我们是什么条件?我们靠父母供养着,我们所有的物质需求,基本上都是父母来满足,假设父母每个月给每个孩子的生活费都是一样的,那么如果你的需要超出了你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你就会面临绝境,别的不说,生存都是问题。当然,除了学生,对于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需求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满足的。但每个人能力不一样,位置不一样,需要的东西也不一样,满足的程度更不一样,但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追求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只要跨过险阻,一切需求都可满足,而且持久。
当海平面上的水蒸气上升,以少集多,慢慢就会形成云,云会受到大山的阻碍,强风的吹打,只有它经受住了这种种磨难,聚集到一定厚度,等到一定时机,自然就会将下雨来滋润万物。我们的追求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和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当我们的需求满足不了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和他人相争,有争论就有可能起祸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得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什么人去争,争得正当不正当。所谓身份地位,有两方面意思,其一,就是当我们人微言轻的时候,千万不能得理不饶人,见好就收,否则争到的也会失去。其二,就是看我们和谁去争,要知道手腕是拧不过大腿的,倘若选错了对象,你就是自讨苦吃,还不如乘早放弃。所谓正当与否,就是说你在争得过程当中看你是心胸坦荡正直还是心怀鬼胎,倘若你心怀鬼胎,即便是赢了、得到了,也是输了,因为你失去了人心。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东西,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些引导,不论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感情上。我觉得作为我们大学生,饭菜只要有营养,满足自身身体的需求即可,没必要铺张浪费;穿衣贵在和自己的身体相得益彰,而不是满足自身心里的虚荣心,去追求浮华;对于学习,我奉行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什么对我有用我学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我钻研什么,;在感情上,我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真真切切才是美,而不是打着爱情的美名去过奢侈的生活。倘若是爱情,那就不需要其他外在的东西做铺垫,需要其他外在的东西做铺垫的爱情就不是爱情,充其量只不过是满足彼此内心空洞的填充物和心灵寂寞的牺牲品。有些需要是必须的,有些需要是可有可无的,有些需要是奢侈的。我们要分清主次,要知道需要的前面就是险阻,要得到它就要有跨过险阻的勇气和能力。要和他人相争就有置自身于深渊的危险,该是自己的东西,就光明正大的去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给你也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