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我的老大像个老妈,照顾我们勤俭持家,就算有天各安天涯,我也可以跟你一起回家”
湖南科大:“老大去哪儿”传递校园幸福能量
2014-01-02 14:43 邹平辉 李海燕 谭鑫 

 

    日前,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开庭,被告人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朱令案”、“马加爵案”等也被重新提起。朝夕相处的同伴仅因生活琐事而置人于死地,令人寒心,也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大学生寝室关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科技大学一女生寝室改编的歌曲“老大去哪儿”却在网上迅速走红,歌曲中露出的浓浓室友情,让网友直呼有爱、好感动,勾起了很多人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回忆。在社会普遍质疑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的时候,“老大去哪儿”让大家看到了大学生之间的温情。

  “老大去哪儿”倾唱室友情

  “老大,老大,我们去哪里呀?”“宝贝,宝贝,我是你的课表,一节课也别想逃。”熟悉的旋律,温暖的歌词,是不是让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当下,“老大去哪儿”在QQ(网络工具)、微博和各大视频网站上广泛传播。

  “歌词最能表达我们对寝室长‘老大’和室友的感情。”歌词作者之一李欣说,“老大去哪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姐妹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这个大一寝室共有8名学生,最北的来自黑龙江,最南的来自海南,9月份一入学,8个人就形影不离。“老大”是寝室长王珺琛,集课表、闹钟、知心姐姐、学习督促者、活动组织者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走进502寝室,最打眼的是挂在门上的小黑板,上面写着:“宝贝们,记得喝点粥。”张海飞回忆说,这是“老大”去上早读课前在小黑板上写下的,大家看到时都很感动。张海飞前一天晚上胃疼,几个姐妹陪她去医院直到很晚才回来。这块小黑板上每个人都写过字,黄茂春说,8个人作息时间很难保持一致,为了不打扰彼此休息,大家商量着买了这块小黑板,谁有事情就在上面留言。

  其实,在502,每个人都是“老大”。姐妹想哭的时候借个肩膀,晚归时不忘电话问候,室友比赛时组成亲友团呐喊助威……像这样的温暖小故事,在502寝室常常发生,李欣说,《老大去哪儿》更是502寝室的“情歌”。

  歌曲走红让八姐妹很意外

  《老大去哪儿》“首秀”是在不久前湖南科技大学2013级新闻系2班的团组织生活会上。当晚,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首秀”照片,并感慨说好的寝室关系需要每一个成员去付出、珍惜、呵护,立刻引发网友转发并评论。

  “@新浪湖南”在微博上评论:“‘老大,老大,我们去哪里呀?’各位宝贝都太有才了!”同为寝室长的大三学生小陈感慨:“唱的都是平时的小生活,改编很有创意,但是更让人羡慕的是她们的朝气蓬勃与温馨室友情。”

  正如众多网友所说,歌曲契合了大学生对和谐、温暖的寝室关系的期待,这正是歌曲迅速走红的原因。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如何快速了解室友,建立起良好的室友关系是一门学问。

  在此方面,湖南科技大学有些妙招。比如,要求每个班级的团组织生活会上,以寝室为单位表演集体节目。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一班的王丹说,她们寝室已经表演了3次夸张搞笑的话剧,在给同学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加深了室友间的了解,大家更加团结友爱。虽然排练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日程安排,但是大家都能换位思考,关系也融洽起来。

  而每年在新生间开展的雅室设计比赛,也深受大一学生的欢迎。大家一起商量,一起购买材料,一起制作手工,一起布置寝室,看着共同营造的家,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热爱亲手打造出的家!”计算机学院的范思峤说,他们虽然是男生寝室,但是4个人团结协作,一起出谋划策,寝室布置得很有特色,最主要的是制作过程中与日俱增的兄弟情谊,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该校2区7栋534寝室的赵修权说,他们寝室有个“寝规”,兄弟们每晚都会以握手说“晚安”来结束一天,“相逢一笑泯恩仇”,任何矛盾都会化解,大家的感情日渐深厚。

  好室友是值得依赖的家人

  曾经荣登头条的“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虽是戏谑之语,却折射出大学生宿舍确实存在诸多不和谐之处。西南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4成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寝室关系不够融洽,近7成的女生对自己寝室的人际关系不太满意。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室友间关系冷漠?调查显示,性格不合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它诸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消费能力、评优评奖等种种因素,也导致寝室关系剑拔弩张。

  换位思考,互相包容,互相体谅就成了建立友好室友关系的关键。95后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但同时他们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缺乏独立性,在很多事情上存有依赖感。

  其实,每到一个集体中,我们潜意识地去寻找一种归属感。在竞争团队中,归属感在个人努力和价值证明上萌芽,而像寝室这样的团体中,形成归属感更多的靠的就是一种依赖。

  很多人认为依赖是一个负性词,从个体发展上来说,确实是。我们追寻的就是个体不断独立的过程,把对别人的依赖渐少看做是成熟的表现。寝室几个人,学霸、文青、吃货、创业,等等,各有各的爱好和追求。大家的节奏完全不一致,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只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老大去哪儿”的出现就恰巧提示:依赖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就像歌词传递出来的温馨,适当的依赖能够在寝室中发挥某种“情感核心”作用:纵使你们之间有千万种不同,但也能在同一种情境里收获一份真挚的感情,这就是“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这首歌里,“老大”和室友们相互需要着,而需要和被需要同等重要,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稍稍依赖一下他人,会带来较强烈的情感体验。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放宽心信任别人而已。

  在我们的身边,许多学生把“回寝”叫做“回家”,这就是一种高情感倾注的表现。再说,有谁不在心理上依赖自己的家呢?

   “老大去哪儿”湖南科大女生原创mv网址:

  http://v.ku6.com/show/99xGgZQ6jhjQIGdn5U4VqQ...html 

 

           老大去哪儿

  502里,有个人很酷。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她的闹铃,总是最早,看着我们早签不误。

  谢谢你,老大,我们都爱你呀。

  你是502唯一的老大,诠释了一个家的幸福,走过青春,风雨无阻。

  老大,老大,我们去哪里呀?

  八九十教,我们跟你走啊。

  宝贝,宝贝,我是你的课表,一节课也别想逃。

  这是第一次当你的老大,我的心里有一点害怕。

  你拼命耍赖,我没了办法,一起欢笑,嘻嘻哈哈。

  老大,老大,我们都出去啦。这次要天黑之后才回家。

  宝贝,宝贝,要记得打电话,受了委屈,快快回家。

  我的老大像个老妈,照顾我们勤俭持家,就算有天各安天涯,我也可以跟你一起回家!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9日第8版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