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于2012年5月25日闭幕,活动期间,围绕着“我爱我——我的情绪我做主”主题,先后举办了心理健康宣传月开幕式、大型团体体验活动、心理委员系列培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主题征文、心理电影赏析、团体沙盘体验、心灵寄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我校更多的同学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吴越老师解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吴越老师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主要从事大学生学习与生涯心理咨询,是校级选修课《社会心理学》的任课老师,从1998年任教至今,吴越老师表示遇到咨询比较多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关于人生规划、就业和学习等问题。
吴越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使用“目标管理法”。所谓的学习压力大可能只是在想自己以后要怎么办,并不是真正哪一门功课哪一章节跟不上,这主要还是因为对自己平时规划、生活目标不明确,这种压力的人其实背后就是“学习无动力”,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前面又有很多事情压着。对此,同学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较为明确的小目标,再付诸行动。而且制定的目标不宜太过遥远,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也是为了增强我校同学的心理健康素质。
据吴越老师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是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到现在一共举办了7届。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应该说是从去年开始,从第六届开始有很大的变化。之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直是活动的协办方,校团委是主办方。从去年开始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其他学院承办。每年的心理活动月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去年是“我的心情故事”,今年是“我的情绪我做主”,然后是围绕该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吴越老师说,从去年开始,我校建立了心理委员制度,在各班选出一个心理委员。今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则是把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心理委员做了一个培训,请了权威的专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向同学们教授一些心理技巧。从去年开始,每个班在心理活动月都要举行一个关于心理主题的班会,由心理委员主持。之后各院再选出举办的比较好的班会活动参加评比。每年心理主题班会活动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班级是直接让心理委员上台发言,也有些班级会请老师来做辅导,还有些班级会组织做一些团体游戏,然后再从游戏中去悟出道理。令吴越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主题为“说句心里话”的班会活动,由艺术学院11级的两个班级合办,导师组织,每个同学都说一句自己心里特别想说的话,好多同学在说的时候都是眼睛红红的,吴越老师说当时看了活动的视频和照片,觉得特别感动,大家说的那些心里话都非常感人。每年鼓励同学们举办这些主题班会,是希望同学们在参与班会的过程中感悟人生道理,并学习一些怎么样让自己心理更加健康的方法。
吴越老师强调,举办心理健康月活动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去重视心理健康,现在老师们更强调的是“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概念”告诉大家不是说有病了才去注意健康,而是说同学们没有病的情况下也可以去心理咨询室,向老师咨询有关心理学的问题,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让心理更好的去发展,这是我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最提倡的观念。
心理健康活动
国防生心理测查
为了解我校海军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配合海军政治部对普通高校国防生的要求及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的心理测查活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我校金花和曲江全部283名国防生,以及今年准备入征的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测查,并制作了心理档案。
本次心理测查由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越、刘娟娟老师主持,选培办的胡彭炜干事带队组织,使用的是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测查结果显示,我校国防生基本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在紧张性、压力感等方面较普通大学生较弱;在敢为性、乐群性等方面也均表现出良好的特点。这可能和国防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不存在较大就业压力和国防生良好、有序的集体生活有关。
心理委员知识培训活动
4月17日下午在曲江校区教10楼404教室举办了主题为“爱上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培训讲座之一”的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老师苏一分别从设立心理委员的意义、基本素质、职责、工作原则及个人成长五个部分阐述了内容,并通过情绪体验、价值观探寻、助人自助、成就自我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感染力,帮助心理委员接受并喜欢上心理委员,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在互助中和谐成长。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学校班级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它于2004年诞生于天津大学并随后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校中迅速得到传播。我校于2010年建立此项制度,这是我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的现实表现,是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推向深入的产物,是学生实现自助与助人需求的统一体现。培训工作历时两月,期间开展了主题讲座、团体活动、体验式活动等。
人文学院心理测查
2012年5月10日早上9点,人文学院11级、10级、09级共278名学生在学院机房进行了心理测查。本次心理测查由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越、刘娟娟老师主持进行。
本次测查采用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两个量表。旨在对我院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对照分析,并进一步查明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方面和不健康的程度,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测试,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性格、素质、能力、心理状况以及职业兴趣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利于调节情绪、激发潜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使心理辅导老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
团体沙盘体验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去年我校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购置了沙盘设备,可以为有需要的同学进行个体沙盘和团体沙盘治疗。
本次团体沙盘体验中,由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娟娟老师主持。在活动一开始,刘娟娟老师给同学们讲了做团体沙盘的规则及指导语,之后经过九轮的作业,完成了作品。然后每个同学谈论了自己做沙盘的感受,并为作品主题命名。最后刘娟娟老师进行了点评。同学们表示沙盘游戏很有意思,虽然像是在玩游戏,但的确对自己的内心触动很大,使自己受益匪浅。
心灵影片赏析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向同学们展示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心理知识的平台,5月4日晚、5月11日晚,我校第七届健康教育宣传月之“心灵影片赏析”在曲江校区三餐厅前的广场上为全校同学先后播放了电影《阿甘正传》和《美丽心灵》。
主题班会和报告会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校级一等奖获奖班级感言
经济与管理学院管104班在校心理健康宣传月中凭借“我们彼此牵手,爱在掌间生根”的心理主题班会获得校级一等奖。
班长杨斌告诉记者,活动前期,班委找到敬老院、残疾儿童福利院等几家与心理健康宣传有关的机构,准备一一打电话联络。幸运的是,当他们第一个电话打到千千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时,中心的管理人员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请求。为了给自闭症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他们为孩子们募捐物品、排练舞蹈。虽然临近考试,每位同学的功课都很繁忙,但他们仍然挤出时间积极准备着。据记者了解,为了活动当天不影响孩子们的休息并且尽早赶到那里,由组织委员张建博为大家提前探路。活动当天,下课后他们没有吃午饭便直接赶往目的地。管104班全体同学于5月18日在班委的组织下,前往莲湖区千千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给那里的自闭症儿童送去爱心。
他们的到来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上课,认真的辅导他们,帮他们打扫卫生;为了和孩子们有更好的交流,他们和孩子们玩起了老鹰抓小鸡、抢夹子等游戏,还为他们表演精心准备的舞蹈《最炫民族风》,更为他们送去了日常的学习用品和玩具。当他们初次走进这群特殊孩子的生活中,感觉孩子们虽然有智力上的残疾,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他们能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关心,从心里慢慢的接受你,愿意和你交流。
班长杨斌在谈到对获奖的感受时,认为获奖是在他们预料之中的,这要归功于全班每位同学的努力。这次活动也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使得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帮助社会中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虽然个人的力量微薄,但每个人的参与让爱传得更远。
心理委员李海丽告诉记者,在本次活动中,作为心理委员她参与了策划、活动总结、筛选照片等事项。她认为,心理委员首先个人心态要好,这样才能去调节他人的心理问题,其次也要学会理解他人,搞好同学间的关系,更要关注同学的心理情况,了解他们在考试、生活、情感、与舍友相处上的心理问题。在和同学相处中,大家同在一个班级,应当亲如一家人。
“心理控制技巧-hold住你的情绪”主题报告会
2012年5月9日下午,在曲江校区图书馆报告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魏萍老师应邀来到我校,为我校师生作了《心理控制技巧——hold住你的情绪》的精彩报告。报告会以两个测试题拉开序幕,魏萍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诸多饶有趣味的互动和游戏,使大家受益匪浅。
魏萍老师细致而深刻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了解决方法。如,针对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魏萍老师提出,同时拥有过多的目标,同时朝多个方向努力,只会使自己无意义的瞎忙,降低效率,而将各个目标明晰、分类,在某个时段内只专注于一个或两个目标,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
在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困扰的人际交往方面,魏萍老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蒙住双眼,另外一个女生要在不可以说话的情况下使其完成老师的指令。没有蒙住眼睛的女生使尽浑身解数,但与同伴的交流仍然不尽如人意。通过这个游戏,魏萍老师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自己虽然想尽办法与对方交流,但对对方来说,未必是可以接受的方式。因此交流的过程仍需要思考。
实务操作训练
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之讲座系列——
1、心理健康宣传月之“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主题讲座
2012年4月25日,在教十楼404迎来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心理委员知识培训讲座。由校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共青团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承办。
刘芳丽老师主讲。刘芳丽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健康心理学,主要从事该方向心理咨询。她以“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为主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丰富,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保证大学生心理,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心理辅导培训活动势在必行。在这一点,我校走在了各高校的前列。本次讲座进行了两个小时,在刘老师的精心准备下,讲座主要就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办法进行了解说和讨论,场面活跃而不失秩序,尤其在讲到大学生的心理常见问题是,很多心理委员根据经验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见地,大家各抒己见,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规划。会议最后,刘老师表示欢迎在坐全体同学以及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我校的心理教育中来,鼓励大家就自身或者身边同学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想心理咨询老师咨询。
2、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讲座之“心理委员心理咨询技巧”
2012年4月27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讲座之“心理委员心理咨询技巧”在教10楼401举行。本次讲座主要针对的是各学院10级11级心理委员200余名同学,由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孟雅莉老师担任主讲。
本次讲座旨在引导心理委员在为班级同学做心理咨询时的询问技巧及方式。孟老师为学员们精辟的阐述了对心理委员交流沟通技巧的要求,对于如何培养同感和同理心做了生动的讲解。另外孟老师还选取了典型咨询案例,她认为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心理委员,要有很长一段路走,要接受严格的心理委员培训。
同学们通过学习个体咨询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团体咨询的基础理论及实践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等内容,初步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了解了心理学在教育和生活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3、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远离自杀”
2012年5月9日,心理健康教育月之心理委员知识培训系列讲座在曲江校区报告厅举办。主讲人王辉老师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远离自杀”为题做了丰富而具有启发性的讲座。
讲座中,王辉老师以大学生的身份和责任提问,引起大家的思考。然后就主题展开精彩的演讲,告诉同学们应该关注可能有心理隐患的几种人,在他们身上存在的危机,危机的类型,自杀的规律以及可能的征兆。接下来对马加爵、药家鑫事件进行剖析,告诉同学们应该关注和帮助身边的这些人,给予他们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最后王辉老师还进行了现场互动游戏,让大家写出最重要的十个人或事,依次划掉不重要的,直到保留最后一个,让同学们从中选择,后来在同学们纠结的选择中,王老师对此次讲座做了完美的总结。
4、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讲座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今天站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步迈向哪里。大学时代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佳探索期。确定自己的方向和职业生涯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你便能更加有效地学习,赢在起跑线上。
为了引导同学们明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发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2012年5月11日晚在曲江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讲座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此次讲座邀请了武焱旻老师,以“职业生涯规划,你有哪些疑问”为题,并就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场技巧等方面答疑解惑。武焱旻系德育教研室主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主要从事该方向咨询。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老师提出的案例及小活动中,师生还交流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