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3月17日(周六)晚
地点:校广播台
主持人:王方婷
访谈对象:机仪学院09级研究生、校报学生记者郭高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做客收听焦点工作室,我是主持人王方婷。2012年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在不久前结束。考研,是现如今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焦点话题,进入大学的后两年,很多同学都在考研和工作之间徘徊,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呢?考上研究生的前辈对现在的考研热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今天,我们焦点工作室节目组有幸请到了一位即将毕业的我校研究生郭高学长。郭高学长是我校机仪学院09级研究生,2009年报考本校研究生,考研成绩为专业第二,在读研期间,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并获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本科期间,曾担任我校校报学生记者,多次参与校园重大活动的报道,研二期间担任校研究生会记者团团长,主持采访过我校5位优秀博士,文章发表在《中国研究生》杂志等校内外媒介上,郭高学长,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和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郭高: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郭高,很高兴能来到焦点工作室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
主持人:您当时选择考研的原因是什么 ?
郭高:是这样的,我本科也是在理工大就读,所学专业为测控技术及仪器,这个专业要求的实践性很强,光有理论还远远不够,我当初正是考虑到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同时理论方面也不是很扎实,于是就报考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动手实践,提高还是挺大的,现在去就业,不仅有筹码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且干起工作也得心应手。
主持人:您选择专业方向是基于兴趣还是就业前景的考虑
郭高:这个问题说起来话长,我就简要地说一下我的想法,我自初中开始对物理和电学感兴趣,后来考大学时就选择了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在我们学校,这个专业是属于仪器仪表学科的,与我当初的设想不一样,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觉得自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就坚持学了下来。至于就业前景,我们这个专业还很不错,毕业生一般去公司做产品研发,也有很多人去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主持人:您认为考研时报考本校和报考外校各有那些利弊呢(很多同学选择211或者985学校,有的同学认为考研是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跨专业考研)
郭高: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分享他们的考研经验,有些信息是值得参考的。我认为选择考研或者不考,考本校或者外校,以及是否跨专业考,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都是要慎重考虑的。一般来说本校本专业是风险最小,成功率最高的,我就是这种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决定了很多学生都在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但目前为止我们也无能为力,如果同学们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立志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可以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毕竟考研也是一次重新选择。但是这就有一定的风险,专业跨度越大,想报考的学校层次越高,难度越大,我身边就有一位同学立志考取我国一所著名学府,坚持数年,才如愿以偿。
所以我希望每个考研的学生都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弄清楚所学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有没有必要重新选择一个新的学科,我相信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后,就明朗了。
主持人:每个人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瓶颈时期,(自身经历)那么您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呢?
郭高: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知识的遗忘,以及备考后期感受到时间的煎熬,我相信很多有过考研经历的人都有这个感受。对于知识遗忘,这是人体自然规律,无法避免,有一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遗忘规律符合记忆遗忘曲线,因此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备考进行到一定时期以后,会出现烦躁,压抑,或者想逃避的精神状态,这是因为考研是持续的脑力劳动,每个人的期望值都很高,而随着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不安与烦躁就会产生。出现这个状况的同学首先要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劳逸结合,每周选择一个两个时段进行文体娱乐活动,或者和同学聊聊天,逛逛街,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备考的同学如果能选择一两个研友,大家在一起复习、备考,互相鼓励,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2012年的考研刚结束不久,有些同学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分数不够理想,面对接下来的调剂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郭高:获得成功总是振奋人心,但是成功背后也有失败的辛酸,我很理解每一位落榜考生的心情。有些同学没有达到自己理想学校的分数线,原因很多:发挥失利,竞争太激烈,录取名额太少等很多因素。我的看法是,如果分数不够理想,还有很多学校可以调剂,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分数不达标,应该抓紧时间搜集调剂信息,主动打电话和其他学校的研招办老师联系,要主动出击,希望总是在一次次尝试后出现的。我们本科是一位同学当初考研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后来调剂到上海大学,而且获得全公费名额,现在已签约IBM,即将毕业,他的案例是很成功的。
主持人: 不管是不是选择考研,我们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进入职场,(自身经历)您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经验还是专业技术知识
郭高:我以前在面试的时候和一些人力资源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面试更重要的是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他们认为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很重要,但是学习能力则更关键。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一个人能不能快速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是成败的关键,现在也在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面试官也很看重面试者的想法。
主持人: 现如今校园里到处都贴满了考研辅导班的广告,考研辅导班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很多同学跟风考研,您认为考研有必要报辅导班吗,如何看待跟风考研现象
郭高:我觉得对于有没有必要参加考研辅导班也是因人而异的,先不要盲从,不要盲目跟风,考研辅导班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可以提供一些系统的资料,辅导班有专门的老师整理资料,发给学生;再比如参加暑期辅导班的学生,可以快速将知识系统性地梳理一遍,能加快复习进度。如果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我认为没有必要参加辅导班,会占用很多时间。
主持人:您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加入我校校报,担任学生记者,负责校园新闻报道工作,参与过许多校园重大活动的报道,您认为在记者团工作的期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些事情让您感受最深?
郭高:呵呵,记得当初上大二的时候,看到校报在招学生记者,自己去试了试,后来就顺利当上了学生记者,几年下来,收获挺多的。因为学生记者的身份,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人,参与报道许多大小活动。至今,我还记得当初第一篇文章发表时的喜悦,真是溢于言表。后来读研究生,加入校研究生会,负责记者团的工作。两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共同组织采访我校5位校优秀博士生,报道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将他们好的经验、心的写出来,通过文字与广大读者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在学习中成长。
以上这一切活动都丰富了我的生活,充实了自己。锻炼了沟通交流能力,学会了怎么有效组织一个活动,在此,特别感谢我以前的伙伴们,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其实我觉得,同学们如果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校园学生组织,是很有意义,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我们学校内部活跃着数目众多的学生组织,虽然组织机构不同,但是都是在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通过加入学生组织,可以锻炼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这对将来都很有帮助,而且现在也提倡“雷锋精神”,为学生服务就是雷锋精神的很好体现。而且在活动中还可以增进友谊,结识新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主持人:有些同学选择不考研,本科毕业后就打算参加工作,为了以后能有好的发展,校园很多同学加入了考证一族,不仅仅是考取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各种资格证书,还考取其他方面的证书,例如商务英语证书,教师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导游证等等,甚至有些同学为了考取各类证书牺牲了上课时间,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的并不扎实,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郭高:我觉得艺多不压身,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考一些证书,最好是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和兴趣爱好相关的证书。我就结合自己兴趣爱好,考了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也参加了普通话等级测试,成绩为90.9,也就是二甲。我有这样一个体会,每获得一个证书,收获的其实不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证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一种自信心的提升,也就是所谓修学与储能。修养、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储备。
但是有些同学为了考取各类证书牺牲了大量上课时间,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的并不扎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可取的。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徒劳,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主持人:聊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考研、工作和学习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美好的时光总是易逝,到这里焦点工作室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再次感谢郭高学长和我们一起分享考研经验和美好的校园回忆。同学们可以登录西安理工大学广播台人人网主页,焦点工作室栏目组将与您一同分享最新的教育资讯,最热门的校园话题,关注大学生活,关注焦点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