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视点聚焦:世园会里的小蜜蜂
2011-05-27 17:46 策划:学生记者 宋汶珈 采写: 学生记者 宋汶珈 敬雨桥 摄影:学生记者 曹 鎏 

 

    编者按: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而在这个大花园中,大学生志愿者身着白、黄、红三色相间的服装,极像辛勤的小蜜蜂。他们在辛劳中挥洒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在奉献中收获着幸福和快乐。作为80后90后,他们用汗水与微笑证明了这是能够独立思考并有所担当的一代,是可以撑起国家未来的一代。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可贵的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小蜜蜂们的大家长“老纪”——志愿者总领队校团委组织部部长纪尚革:“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举行,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世园会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安排,我校志愿者服务时间为4月28日至5月10日14:00-22:00,另外,我校志愿者还参加了4月24日和4月25日世园会试运行期间的志愿服务。


  针对本次世园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我校的准备工作主要分为选拔和培训两个阶段,并成立了2011西安世园会志愿者选拔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杨萍副书记任组长,李言副校长任副组长。据统计,我校共有4996人报名参与了本次志愿者服务活动,3月1日至3月15日,经过面试、笔试、政审三轮筛选,最终选出学习成绩优异、身体素质良好、思想品德过硬的500名志愿者参与了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在3月21日至3月31日期间,我们开展了以“通用知识培训”、“专题讲座”、“模拟服务周”为主的培训活动,最后由世园会统一进行岗前培训。”


  被同学们昵称为“老纪”的纪尚革老师成了小蜜蜂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除了5月4日公务原因未能进园,“老纪”与500名志愿者小蜜蜂们共同见证了为期近两周的世园会志愿者生活。纪老师告诉记者,我校本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按照三级梯度管理进行的,根据世园会园区五个不同区:A是包括主入口、长安花谷和创意馆周边的区域;B是包括团队入口、椰风水岸和绿色休闲区在内的区域;C是长安塔和自然馆以及周边的区域;D是指名犬馆、沙雕和国际竞赛馆;E是次入口、欧陆风情、国外展园和省内展园,将整个志愿者团分为5个队、50个组,并设团长1名,队长5名,组长50名。校团委还组织了13名带队老师,到园区进行现场协调、管理。


  据了解,每一位带队老师的工作都不比志愿者轻松多少,各个学院的团委书记轮流值班,每天都能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志愿者和园区工作人员有冲突时,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同学解围;遇到违纪的同学也从不包庇,坚持严肃处理。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就像是小蜜蜂们的大家长,我们尊重老师也彼此信任,有什么事情都乐意与老师沟通。”


  李昊泽——D区副领队、校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做为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的的副领队,李昊泽主要负责协调工作,上传下达,做好老师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用人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除此之外,世园会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工作也主要由他负责,组织同学在世园会的官网上上传工作手记,为世园会的建设献计献策。


  “短短13天,我们却如同经历了四季寒暑,在烈日风雨中,团队协作精神显得特别重要。记得最清楚的是5月初的那次特别爱心接力。根据世园会的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用绿色通道,但是由于当天下着大雨,天气恶劣,有位78岁的老奶奶前来参观仍是遇到了诸多不便。整个园区所有的志愿者便轮流照顾老奶奶,从一个区传递到下一个区,带着老奶奶参观完了整个园区,就像是一场特别的爱心接力,很有力量。”


  小蜜蜂的故事:


  夏洋洋(自动化学院 微电092)E42是获得世园会园区内巡岗工作人员发放小蜜蜂徽章最多的一组。


  “我们E42组所在的位置比较特殊,位于欧陆风情的主入口处,而且旁边就是一个电瓶车站,基本上是所有游客的必经之地,也是园区中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起初夏洋洋只是负责信息咨询工作,但是当他注意到由于人员流动太大,安保人员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时,他主动承担起协助安保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每天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50分,除去中间吃饭休息的一小时,13天的志愿者生活,他没有请过一天假,80多个小时,他没有过一句抱怨。他告诉记者,虽然每天10个伙伴只能在广运桥洞底下吃盒饭,虽然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园区的小组,但是他仍然不悔自己的选择。


  “最大的感觉就是累。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仍会坚持做一名志愿者。这13天,有种说不出的美,可能只有亲身经历过志愿者生活的人才能明白这份平平淡淡的美好。”


  A01组 崔琳琳(经管学院 公共101)李良(经管学院 信管101)A01组的工作区域是广运门的一号服务用房,也就是世园会的主入口,主要负责问询和物品寄存工作。


  “第一次下大雨的那天,有两个老爷爷来到园区参观。根据规定,只有超过70岁的老年人才能免票入场,由于经济拮据,其中一个老爷爷无法免票入园,只能在次入口等候。但是由于园区太大,入园的老爷爷怎么也找不到进来的路。我们4名志愿者得知这一消息后,从下午1点找到晚上6点多,终于帮老爷爷找到了同伴。”崔琳琳还把自己的志愿者餐给了老爷爷,在谈及这些旁人看起来有些艰辛苦涩的情节时,琳琳却特别开心地笑着说,老爷爷那天特别感动,一直在说志愿者小姑娘人真好,谢谢,谢谢。


  李良是班里的班长,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一共收到两封感谢信,一封是来自一位北京的游客为感谢A12组的孙君同学拾金不昧,另一封就是专门感谢李良的。5月6日晚上,李良在A4-1服务用房工作,一位73岁的老奶奶急急忙忙地赶来,告诉志愿者她找不到自己入园时寄存东西的A4-2服务用房。见此情景,李良亲自带着老奶奶找到了寄存处,担心老人家身体不支,他又带着老奶奶来到了世园专线站台送老人家上车。


  在感谢信上,记者看到这位退休教师王惠贤老奶奶在一张皱皱巴巴的纸上写到:“感谢小李同学,你待我如同亲人,无微不至,谢谢你。”


  小蜜蜂的话:


  D30组陈小萌:“我的朋友用你的电话找我,我才能认识你们。今天看新闻,你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说实话,你们做的很好,可以说是和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做的一样好,我去了奥运会,也去了世博会,现在的世园会,你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用微笑传递西安。”这是一位游客发给我的短信,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A07组金睿:在服务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事,其中最为感动的是一个小女孩,她走到我面前说:“姐姐,给!吃糖!”。听到这句简单的话时,当时我的一切疲惫顿时全消,手中紧握着那个糖,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骄傲。


  D31组刘玉姣:我是一名普通的世园会志愿者,我热爱工作,从不怕累,也不愿换岗休息,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记住我们小蜜蜂。我会微笑面对每一个人,保安、导览、工作人员、花卉大使、志愿者、保洁阿姨和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微笑能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能让人感受到真诚。来到了世园,我学会了微笑,真诚的微笑。


  A10组王之石:志愿者们往往半天工作下来,嗓子就会变得沙哑。在烈日下连续几天的暴晒,也使他们的肤色逐渐变得黝黑,更有甚者,耳朵上、手上都被晒出小泡,嘴唇也干裂了。但是,他们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更好地服务世园会的心!连老外都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说“very good。”一对老夫妇在询问了志愿者路线后,得知志愿者是无偿服务,欣慰地说:“你们真是为我们西安做贡献了,谢谢你们!”当一些校友看见西安理工大学的校徽时,激动地走向前来与他们的学弟学妹们亲切交谈,他们说能在世园会看见西安理工大学的志愿者,是西理工的光荣也是他们的骄傲,并向志愿者们高水平的服务表示赞赏,他们称赞道:“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D30组张敬玮:想说说你们,朝夕相处了15天的队友。我感受得到你们的每一次关心每一次帮助。那是每次在次入口集合时你们边笑边听我千篇一律的唠叨;是每次吃饭时帮我吃掉我不爱吃的菜然后感叹爸爸妈妈是怎么把我养大的时的叹息;是在我疲于向游客解释问题时你们的挺身而出;是最后一天我串岗时你们的包容;是我因为舍不得而流泪时你们的安慰;是我有时发小神经时你们的忍受;是我懒惰不肯扔垃圾每次交给你时你的无奈;是晚上我们聊天时让我觉得你无所不知的崇拜感;是最后一天你们着便装出现在我面前说要带我回去时我溢于言表的温暖;是每天疲惫的我们挤一个座位时你怕我坐不舒服的照顾;是每天我们同听一首歌时的安稳感;是每天下车回宿舍我们整齐而迅速的步伐。都说21天才养成一个习惯,可我只用了15天,就有了舍不得的感觉。而你们,也会这样吗?


  A01组唐凌:回首与世园相伴的每一天,作为曾被父母担心、被外界怀疑的一代,我发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更深切地理解了志愿者的内涵,学会了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时代责任与历史担当。感谢世园,让我磨炼成长。尽管如今我已离开了世园志愿者的岗位,但我将永葆一颗“蜜蜂心”,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校园内、在城市中、在生活里永远传递!

 

    

     杨萍副书记(左四)、李言副校长(右三)、校团委书记田小平(右一)、校团委组织部长纪尚革(左一)慰问我校志愿者。

    

                           正在给游客指路的小蜜蜂。

 

    

         志愿者和园区安保人员共同把轮椅抬下楼梯,搀扶老人坐下。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