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视点聚焦: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2010-09-27 10:59 策划:魏 霞 韩鲜维 采写:学生记者 韩鲜维 冯亚云 周龙 李宝花 冀鑫 刘鑫 

 

    编者按: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低碳减排,科学教育是先导。为此,本报组织了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主题的新闻调查,通过对我校后勤处、曲江校区管理处、科技处、环保协会,以及各年级学生的采访,了解到“低碳减排”理念在我校的推广和普及情况。


后勤处水电暖管理中心:


                       我校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我校平均每年在水、电、暖方面的支出高达上千万元,这方面的节能减排工作自然是我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后勤处水电暖管理中心主任傅有艺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傅主任介绍,学校领导一直都很重视我校的节能减排工作。2004年,校党委出台了节能减排激励政策,2005年成立了以后勤处长韩智为组长的节能工作小组,设立了节能管理员岗位和节能工作办公室,并确定每年的9月份为“节能宣传月”。2007年7月,在总结以往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能源管理和综合应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刘丁为组长、主管副校长罗兴锜为副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推动了我校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年一度的“节能宣传月”增强了我校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和参与程度。在“节能宣传月”中,后勤处根据校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和部署,在同学们的配合之下收集资料、整理图片,制作了形式多样的宣传资料和宣传画板。活动开展期间,校园各主干道悬挂出了节能宣传横幅,并由参管办环委会组织学生向过往师生发放印有节能小知识的宣传资料,并举行 “万人节能签名”活动。在此期间,组织开展大型的“环保节能征文”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参与范围和人数。此外,邀请省市节能工作负责人、西安供电局、西安市自来水公司、西安天然气公司负责人为我校师生作“节能减排善用资源”的专题报告。


    水电暖管理中心在后勤处的领导之下,负责我校水电暖系统的管理、维修和维护工作,领导组织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确保各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傅主任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水电暖管理中心在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且三次获得“西安市节能培训先进单位”。据资料统计显示,通过水电暖管理中心在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所做的努力,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9年底共为我校节约资金达七百多万元。

    学校在金花校区全面投入使用的红外感应式小便池自动冲水器,节水效率80%以上,仅这一项平均每年就为学校节约水费七十余万元。2007年,在理工大厦的供电系统中,串联安装了局域负荷控制中心,做到了降压节能,平均每年可节约50多万度电。此外,冬季供暖期间,针对供暖系统部分区域受热不均的实际情况,采用流量平衡阀对不同供暖区域进行了流量平衡调整,并且加强跑、冒、滴、漏检查巡视与处理,使系统日耗水量达到了国家标准。


    当谈及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注意的节能减排小细节时,傅老师说:“大家首先应该有节约资源,善用资源的意识,主动了解和学习节能减排小知识,同时,积极将其付诸实践,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从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来,为我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他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龙头,同时在供暖期间一定要注意随手关好门窗,保持室内温度。傅主任十分欢迎学生社团和班级来后勤处索要节能减排宣传资料,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参与宣传活动,体会节能减排的深远意义并且影响到身边的人。

曲江校区管理处综合管理科


                      践行低碳减排,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2009年11月,我校曲江校区荣获省级“园林式单位”称号。曲江校区建设之初,学校就高度重视校园环保建设,制定了“建设、环保、节能、绿化”并举的建设方针,要求加大力度抓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据曲江校区管理处综合管理科校园管理中心主任任奕俊介绍:“学校在曲江校区安排有绿化专项经费,聘用专业绿化人员从事各项绿化工作,如今校区的绿化面积已达到9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5.1%,绿化覆盖率达到50%。”去年9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对我校曲江校区再次授予市级“园林式单位”称号。西安市“园林式单位”每四年评比一次,我校曲江校区曾于2004年获得过“园林式单位”称号。2009年初,西安市人民政府对我校曲江校区的校园绿化、校园环境等方面按照园林式单位的标准进行了复查验收,认为完全达到了园林式单位要求,决定再次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并且推荐参加了省级园林式单位的评选。


    曲江校区自开园以来,全校师生通过公益劳动的形式积极参与校区绿化工作,使得校区苗木成活率达到99%以上。任主任说:“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校区绿化工作,将未绿化和绿化不完全的死角地方全部进行绿化。”


    漫步于曲江校区,在感受绿色校园建设带给我们的秀美环境时,你一定还会注意到校区低碳减排的另一大亮点——太阳能庭院灯。自从这26盏太阳能庭院灯在曲江校区“安家”之后,一年就可节省13万度电。另外,2007年到2008年间,学校投入15万元为曲江校区现有的约120盏路灯安装了节电装置,每盏路灯每天就可节约1度电。2006年之前,学校喷泉使用的372盏水下彩灯均为85瓦的普通光源,为了进一步节约电能,学校投资6万元将其全部更换为仅有5瓦的LED光源。


    此外,作为西安市综合利用城市雨水示范单位之一,学校投资30万元在曲江校区建设城市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日前已顺利竣工。工程由雨水收集和雨水利用两个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由沉淀池、过滤池和蓄水池组成;雨水利用系统由电源控制、水泵、喷灌系统和水车加水口组成。任主任告诉记者:“城市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每年能满足校区4000平米的草地用水和校园夏季洒水需要,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4000吨,节约水费约1.2万元。”

科技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我校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形成了一批可供推广的科技成果。


                          回热式连续烧结电阻炉
    回热式连续烧结电阻炉是一种有效的节能专利技术,该技术将烧结物料及料盘烧结后的余热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余热的回收率可达50%~80%以上,使炉子的热效率提高二倍以上,超过了国内外同类炉子的热效率。该技术节能效果显著,炉窑若采用电加热为热源,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免蒸发泡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
    该项目是在引进欧洲免蒸发泡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经我校科研人员反复试验,研制开发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复合发泡混凝土砌块。在生产过程中“免蒸压”、“无烧结”,不仅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而且主要原料是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赤泥、碱渣等)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节省能源、保护耕地、减轻甚至消除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项目,也是我国“十五”期间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

 
                            蜂窝纸板生产设备
    蜂窝纸板生产是国际上较新的产业,它是以纸以及再生纸为原料,能够生产各种规格、各种形式的包装衬垫和装饰材料。蜂窝纸板强度高而且抗震能力好,能够完全取代泡沫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青青草环保协会:


                                          环保是一种习惯


    青青草环保协会是由我校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自愿联合发起的从事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协会成立之初就坚持以“宣传环保,践行环保,让绿色深入人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经过10年的发展,青青草环保协会已经成长为陕西各大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环保社团之一。以下是记者与青青草环保协会会长侯小龙的对话:


    记者:你好,能谈谈你对“低碳减排”的认识吗?
    侯小龙:“低碳减排”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换言之就是将人类对地球的损害降到最低。它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


    记者:围绕“低碳减排”,青青草环保协会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侯小龙:协会自2007年起一直在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20行动”—全国百校大学生节能宣传联合行动。其中包括:“地球一小时”、“碳足迹”、“低碳春节”、“大手牵小手”等活动。


    记者:除此之外,你们还做了哪些工作?反响如何?
    侯小龙:我们协会在我校每个水龙头处、灯的开关处分别张贴了节水、节电醒目标语,并为学生们发送了关于“低碳减排”小窍门等知识手册。假期,我们还会去采集一些关于环境恶化方面的图片,作为我们环保教育的材料。活动虽然没有能够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但我们仍会继续努力,宣传环保,践行环保,让绿色深入人心。


    记者:在此过程中,你们遇到过令你们印象较深的人或事吗?
    侯小龙:有。那次我们是去沣峪口收集照片,遇到一个背着两大袋垃圾的年轻人。我们在闲聊时了解到,他每天都会上山捡好几次垃圾,我们看到他的垃圾袋里什么垃圾都有,而这些都是他自愿做的。我们无意中还发现他不识字,这更是震撼了我们,让我们感到惭愧。


    记者:你从这些活动和事中,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侯小龙:我认识到,环保是一种习惯,要真正的从心灵上接受它。还有,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不因个别人的行为而动摇。

各年级学生:


                             低碳减排,人人有责


《新型多用途温差发电器》:

    2009年9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颁奖现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新型多用途温差发电器》(作者:谢俊杰、李晓靓、蔡博文、冯森华、王晨、赵雄飞;指导教师:邹军涛)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此项竞赛中获奖成绩“零”的突破。


    记者采访了这支优秀团队。提及作品《新型多用途温差发电器》时,邹军涛老师说,传统的发电器温度高、耗能多、污染严重,而我们则利用温差法研发了能利用余热带动发电机,以温度差的原理发电、存能、再利用的发电炉。不仅节能、环保,更突破了温差发电的历史。目前已达到了低压照明、低压充电的预期效果。采访接近尾声时,他们告诉记者,第一代产品的研发证实其原理是可行的,他们还会继续研发更多的地热发电器、温差发电器等绿色能源产品,提高发电效率,让更多被浪费的资源再回收利用。

《低空风筝发电》:


    由我校水利水电学院本科生团队主持研发的《低空风筝发电》项目,为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新思路。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十分巨大,全世界每年燃烧煤炭得到的能量,还不到风力在同一时间内所提供能量的1%。该项目具有两大创新亮点:一是设计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机械储能装置,使其对不断变化的风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二是采用了“变翼风筝”,在发电的不同阶段能够灵活调节受力面积,提高发电效率,增强可控性。项目作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创新型实验的资助项目,已进入关键研发阶段。

开展“绿色能源与低碳理念”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暑假,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在汉中市开展以“绿色能源与低碳理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当地群众对“低碳”的了解与接受程度,同时宣传“低碳”的生活理念。


    在汉中市明珠小区,实践队员们搭起帐篷,挂起横幅,分三个小组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向他们散发了环保宣传单。实践队员们还在西安市卧龙小区进行了一次对比调查和宣传,在收集数据的同时也让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了低碳生活理念。

 

                        共话低碳,倡导绿色生活新方式


    理学院应化10级周文娜: 现在街上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了,它们消耗了很多的能源,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各种废气,污染了城市环境。我们平时出行应尽量步行或是乘坐公交车,为“低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08级赵丹: 在我周围有一些比较细心的同学会经常上网关注这方面的信息,通过他们,我了解到“低碳减排” 旨在向人们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低碳减排”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它有利于我们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平时的生活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使用完电器后及时拔掉插头;购买简易包装的物品等。只有人人行动起来,群策群力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


    经管学院信管07级曹斐、张冬妮 :曹斐告诉记者,她认为“低碳减排”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十分喜欢在网上购物,她认为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外出消耗,是一种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张冬妮同学表示,低碳生活可以体现我们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家里的时候注意关好冰箱门,衣物集中清洗,空调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好“低碳减排”,等到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时候,环境也将会变得更好。

    机仪学院仪06级齐娓: 我认为“低碳减排”就是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工业生产上的节能减排、建筑的绿色设计、汽车的节能减排等。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生活”是追求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个人来看,应该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我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加强宣传,树立和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同时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此外,还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健全法制,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如果低碳能够实现,我们就可以在更加舒适的条件下生活了。

     

 

     

    后勤处水电暖管理中心、校学生会参管办、水电学院实践部联合开展节能宣传签名活动。

     

    水电学院学生在西安市卧龙小区进行“绿色能源与低碳理念”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