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学分制大家谈
2008-10-24 17:39 策划整理 禾雨 娜珍 锦丽 

    编者按 作为陕西省第一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我校从2004级开始,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学分制”。如今,一年多已经过去,“学分制”施行的效果怎样?还存在哪些欠缺和不足需要改进?师生对“学分制”认识如何?为进一步宣传和推进“学分制”的实施,我们组织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并对部分师生作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刊发,请读者倾听他们的声音。

 

教务处处长陈刚、副处长李燕萍答记者问

    1、 实施“学分制”以来,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哪些措施和方案?怎样具体实施?效果如何?

  我校从2004级本科学生开始,试行以弹性学制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选课制为基础特征的学分制。为了保证学分制试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成立了学分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西安理工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学校及时购置了学分制管理软件和硬件系统,建立了课程、教师、学生数据库,保障了学生选课管理的正常运行。在选课方面,除新生第一学期课程预置外(但外语、数学为选课),此后各学期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指导性要求自主选课。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设计自己的课程修读方案,包括选课程、选教师、选专业或专业方向。这样,有利于体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选课使教师忧患意识增强,激励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同一门课程有多个教师担任主讲,讲课水平高的教师,选课学生就多;讲课水平低的老师,选课学生就少,有的甚至因选的学生太少而停课。学生选择授课教师的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自觉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德师风建设。学分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我校为什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他们的职责是什么?本科生导师如何选配和聘任?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修的课程,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地点,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一个辅修专业或多修课程。但学生绝非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选课,想选什么选什么,想选多少选多少,只要凑够学分总数就可以毕业。而是首先要确保取得注册专业规定的必修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由于学生对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了解,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取向也不尽相同,故选课时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差异性。因此,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个学生班级配备1~2名指导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选课实施科学的、个性化的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在学业方面,也包括思想品行和人生教育等各个方面。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师生交流的环境,是新形势下教师教书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由各学院选配和聘任,副导师现阶段由曲江校区和各学院协商在教师中选聘。每个本科学生班一般配备一名导师,一名副导师,4年贯通。副导师协助导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还要承担原班主任的职责。

    3、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由于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限制以及学年制、学分制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并存,大大增加了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强度。有些过去实行二级管理,由学院做的工作现在集中到教务处做。如课程表编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认证以及对学生选课中种种问题的解疑答惑等等。其次,因为选课淡化了自然班,只有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但又由于学校机房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随时上网,网上通知常有同学不知晓,给教学调度带来困难。第三,由于现有通用管理软件并不完善,加上学校教学管理特色不同,还需进行个性化修改,因此在管理运行中出现一些非常情况要进行探索与解决。

    4、“学分制”推行办法中存在哪些不足?应怎样改进?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它提供了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的时间和空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样性和复合性。但选课制受到学校所能提供的必修和选修课程门数、头数、时间与空间容量(教室和实验室)的限制,选课自由度太小,选课制就失去意义;反之,选课自由度太大,学生会茫然无措,因此应给予学生合适的选课自由度。但目前我校选课制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选课自由度不够。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办学成本,逐步满足学分制对教师数量、教室数量、实验室和实验台套数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整合,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同时探索将一些专业的必修课程设置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将研究生的部分低年级课程设置为本科生高年级选修课程的有效机制。使部分课程(估计为20%以上)做到每学期开课,确保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目前,我们实施了辅修专业的制度,但这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愿望,有的学生因此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根据资源情况,逐步放松对调专业的限制,优先放松在专业大类下调专业的限制。另外,选课系统的稳定性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对管理软件不断进行个性化修改,另一方面要做好选课备用系统的建设及选课的预先准备,逐渐消除选课管理运行的不确定性。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又容易使部分学生放松要求,对于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每人一张课表,共同的课余时间难以集中,也给学生教育及开展课外活动工作带来了难度。要通过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授课教师教书育人等管理渠道,提高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机遇和挑战并存,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同时,通过规章制度例如学业警告制度和退学制度等来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有效结合。

学生处处长刘建林答记者问

  1、实施“学分制”以来,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哪些措施和方案?怎样实施?效果如何?

  答: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后,学生处制定了《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并要求各学院和校区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切实解决了学分制下的贫困生资助、学生到课率、党团建设、社团及学生组织管理、副导师管理等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劳动意识、上课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并完成了以宿舍为单位的团小组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统一规范了对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及宣传、实践工作的制度化。建立了导师、副导师与学生定期见面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效果显著。

  2、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工作有什么特点和困难?

  答:学分制下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学校对学习过程监控力和约束力弱化,学习纪律无法保证。在时间上,学生自由度加大,班级意识淡化,导致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下降,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的上课时间分散,特别是同一班级同学的上课时间不统一,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到课情况检查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3、由于学分制的实施,班级概念淡化,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答:强化团结协作精神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加强班级间的交流与协作,举行联欢、座谈、合作课题研究,组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在学分制条件下如何有效组织和安排学生活动?

  答:学分制下学生课余时间分散,学生活动时间难以统一安排和有效组织,因此,我们采取学生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的形式,实行学生社区化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同时,打破班级局限,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作用,以社团为单位组织各项活动。尤其注重发挥学生宿舍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发挥宿舍成员相对集中稳定、信息传递快的优势,把宿舍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5、“学分制”推行办法中存在哪些不足?应怎样改进?

  答:“学分制”推行办法中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够,应予以重视,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同时,学校教学资源欠缺,硬件投入不足,应加大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另外,强化导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作用,选课的自由度可以适当放大,任课教师与导师、副导师密切配合;学分制的观念贯彻不够深入,局部存在学分制与学年制两张皮的脱钩现象,应该健全学分制的相关制度。

学生的话

  田川(机仪学院):我们大家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学分制,只是隐约了解:课是由我们自己选,老师由我们自己定。选课的时候才发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由。方向依然是指定的,因为必修课必须选,选完后基本就没什么空间了,而我们因为是首批试点,无法选上届学生的课,所以我们是无法提前毕业的。绝大多数同学还是会用稳妥的方式走自己的大学路。在科目的选择上也不太会考虑喜不喜欢,而考虑是否为必修,这样才可以保证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当然,同班同学的选课情况不同,使得班级概念极大淡化,给基层工作和管理带来弊端。平日通知事情,组织活动多有不便。当然,这种力求灵活的制度还是给了我一些空间,可以更全面的发展。

  李如琼(计算机学院):学分制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两面性。学分制的推行对我自身的发展比较有帮助。首先,它让我学会了审视自己。现在做一件事前,我会先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和精力去做,然后再决定做不做,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次,他让我分清了主次,兴趣爱好要发展,但必须先完成学业。这些都是以前没想到过的。学分制的推行还让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帮助真的很大。我认为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在选课时对老师不了解,导致了很多同学不适合所选老师的授课风格,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所以应该在选课前安排试听时间。虽然04级同学已经选过多次课,可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甚了解学分制,建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分制宣传活动,使大家了解学分制。

  乔庆(水利水电学院):我认为学分制的试行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个性发展。而管理制度欠完善引发了如选课困难、选课盲目以及学生自觉性不够带来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学校教学资源硬件也限制了学分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而对于班级概念的淡化,我并不是很担忧。在各项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以及课外活动中大家还是感到了集体的凝聚力。毕竟大家住在一起,保持联系,巩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不会是大问题。

  韩琳琳(计算机学院):我个人认为学分制利大于弊。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我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分制建立了奖励学分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竞赛、辅修专业、社会实践、科研等课内外教学活动,我本人就参加了我院的实践部和软件设计大赛,这些活动扩大了我的知识面,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了我的全面发展。

  郭明(印包学院)在两次选课中,我都首先考虑了“推荐课表”。除去必修的课程,我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比如一些文史类的课程。我建议学校加强选课管理,班干部们应该多负起责任,平时的团日活动、班会时间,多让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发言,增进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共同进步。

  孙振宇(机仪学院):经过自己一年的亲身体验,我认为学分制的优势还是很多的。首先,可以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老师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我感觉最突出的是学分制的灵活性。它不再是传统教学的呆板模式。但目前学分制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其一,学校对学分制的宣传力度不够,现在仍有同学还不十分了解学分制;其二,学校为每班所配的导师与学生交流较少,建议学校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希望导师为学生的发展作指导。其三,由于学校师资队伍有限,建议教师能否在多个时间段教学,为学生选课的自由度留有空间。

  张程东(自动化学院):我认为学分制的推行对我的发展更加有利,让我的学习生活更丰富精彩,因为学分制实施以后,我们选课的交叉度大了,和其他院的同学接触多了,认识的朋友也多了,视野更开阔了。在选课时我会参考“推荐课表”,他们那样安排肯定对我们以后的专业课是有益的。举个例子,你不可能说不选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门课,因为以后的专业课都要用到它,你假如不按照“推荐课表”,那你以后的专业课是跟不上的。所以我认为“参考课表”是必要的。导师在选课、不同专业趋向、未来就业方向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但导师还因与我们学生多接触,让我们觉得“导师”不那么生疏。

  丁明荟(工商管理学院)学分制与学年制不同。首先,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其次学分制淡化了班集体的概念,因为每个人的课表都不太一样,这样大家很少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去组织活动。虽然班级的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但同班同学还是有不少课在一起的。我会跑到宿舍跟同学聊天,一起吃饭,去图书馆,我用这种方式和同学保持关系。此外,学分制强调个性,却也让学生减少了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和空虚感。

  赵娜(材料学院):学分制的上课模式与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它没有为学生提供完全自主的选择空间,学生的很多要求无法满足。我们班的导师会在每次的选课前为我们作一次专业讲解,引导大家正确选择科目,为同学解决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就目前而言,导师与同学间的联系不够,还缺乏一些互动。我周围的同学有“选课有余,精力不足”的情况。我认为大家首先应该正确了解自身能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选课,分清主次,为自己的学习做一个完整的计划。

  张鑫(材料学院):我认为学分制的推行对我有一定的好处,尤其对以后的发展。学分制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首先,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生的意愿。其次,网上选课系统有待完善,并且选课时间应尽量避开考试高峰。另外,教学设备相对缺乏,师资队伍比较紧张等问题对于学分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厉婧(印包学院):学分制采用的是网上选课模式,对于"推荐课表"我一般都会采取保守的态度,结合学兄、学姐们所提供的信息选择自己的任课教师.我从不关心哪位老师是不是教授或系主任,只要他(她)认真负责,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他,在必修课的选择上,我会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以及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有帮助的科目,从一定程度上完善自己。

  许姝姗(水利水电学院):“学分制”不同于“学年制”的一个明显之处,就是可以提前毕业,但我现在认为就我个人来说是不现实的。我所学的土木工程课业很重,而且很多课都以前一学期的课为基础,修双学位原来想过修心理学之类,但到了大二感觉课一下重了很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大一时,班里有一位同学第一学期成绩很好,第二学期选了4门选修课。期末时看他总是很憔悴,成绩出来了,虽都过了,但分数都不高。像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来选,不要多选滥学,而要少选精学。

老师的话

     施卫(理学院教授、博导):我校试行学分制以来,至少有以下变化:首先,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授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老师,教师上课存在落选的可能性。这会给教师带来较大压力,同时,教师会更自觉地增加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去上一门课,不仅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是去参与竞争。需要指出的是,建立一种既能够相互协作又进行良性竞争的教学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科学的管理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然而,目前的竞争存在不平等的因素,如楼层的高低会影响选课结果,教师职称和年龄及前期业绩的不同会使选课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使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谐。其次,对学校管理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分制的试行需要在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若有条件增加实验个数,增加仪器套数,增加创新和设计性实验个数,增加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的实验内容并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的条件,是学分制管理模式不断努力的目标。而且,管理制度需要更新与完善,例如,如何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学生的管理包括学风建设和到课率问题,学生选课的方式方法等。再次,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分制只是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否利用好这种学习环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却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学分制环境下如鱼得水,收获多多;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如不能做到及时引导,就难以如期毕业。目前,学生选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表现在对不同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导致学习精力的分配欠缺合理,对基础课程包括英语的学习重视不够。对于新生,主要困难在于难以全面了解每位老师。其实,能够安排开课的教师,他们的资质和教学水平都是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的。虽然教师教学的特点各有千秋,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都是相同的。尽管我不否认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有差异,但我认为新生选择哪位任课教师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的关键是新生应该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新生应从各种渠道多多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从观念上转变中学的学习状况,多听指导老师的建议,大一学生首先重在打好基础。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实力,恰如其分地选择课程的门数,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分制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秦新强(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学分制” 有利于合理利用高校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学校办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行学分制以后,.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相互之间联系不大,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教师授课需要有更大的照顾面。理学院曾针对学分制制作了一个调查表,调查了4个专业7个班的学生,全院的评价平均分为84.4,从中发现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针对这些不足,应提高学生可选课程的比例,加强学工办的管理力度,保证选课网络的正常运行,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好指导工作。我建议2005级新生应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在选课时,可查看教师网上资料,咨询指导教师、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对自己要选的教师深入了解。

2005年11月26日《西安理工大报》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