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定在周日下午,虽然零下7度,但是阳光很好,倒是与今天的主角意外搭调。准时出场,十分守时,但这小小的细节却着实让我意外,原因不外乎两点:只是普通的学生记者采访,他们这样认真的态度是我始料不及的;二是作为自由惯了的一代,时间观念强的着实不多见。
看着他们走过来,休闲衣牛仔裤白球鞋,清清爽爽的短发,干干净净,没有丝毫装酷和做作,简简单单的两张笑脸,有着这个年纪独具的青春光彩。
我们先从校学生会迎新年晚会谈起来,自然,我先是由衷地表达了一下对他们歌曲的惊异,无可挑剔的高音,张学友的那首《祝福》真唱得不赖,而且由于本人还是个五音不全的主儿,更是好奇他们咋就唱得这么好呢。“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生就这幅嗓子,就是能唱出来,再加上平时唱得比较多吧,熟能生巧了”,刘鑫答得很坦率。“我是因为从前学过声乐,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比较懂得该怎么发声”,胡海政说。我接着问他们是不是常去K歌,心想这种水准八成是麦霸,他们一笑,“K歌倒是经常去的,麦霸……嗯,算是吧,但是我们都是比较享受唱歌的那个过程,不是单纯为了秀,与同学在一起放松聊天反而是重点。”看得出他们享受的是那一份闲适快乐,我想无论什么有乐趣便是好的。
胡海政和刘鑫,一个89年一个90年,80后90后都擦了个边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还是个多少有些尴尬的界限,但是他们身上既无非主流的异类性,也没有独生子女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热情、随和,大大方方,没有丝毫怯场,有西北男孩的爽朗。
“其实,登台的时候,总会有紧张,只是从小到大,锻炼的机会很多,慢慢的你就会习惯了面对观众,面对陌生人,懂得掩饰起自己紧张的情绪。”
“而且我们本就是那种外向型的个性,朋友一箩筐,总之厚脸皮是给锻炼出来了。”
我说:“但是有句话就是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么,这在我看来反倒是件好事情,朋友就是财富,对不?但是对于有些同学,在你们看来没有困难的事情对于他们却是很难应对的,你们对于他们有什么建议么?”
“其实个性很难改变。我们觉得不必急于去过度表现或者勉强自己装得很健谈外向,时间一长,大家自然可以慢慢了解彼此,朋友也就多了起来。急于求成反倒容易让人觉得别扭、不自然。但是,一定要多参加活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不能总把自己包起来,要战胜自己,突破自己了就是胜利。而且现在的社会要求每个人学会如何推销自己,为了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也要这样选择。”
而谈及他们参加的活动和特长爱好,又着实吓了我一跳——
胡海政,参加了千羽社,并且还是曲江健身健美协会组织部部长;校学生会文艺部成员,并且参加了大艺团音乐社;擅长搏击;系统学过声乐。一直担任班长,并在高中担任校学生会主席。
刘鑫,同时参与了院学生会组织部、宣传部和文艺部;参加院足球队;曾学习过竞技健美操,并多次参加比赛;在高中一直是班级骨干,现任班长。
吃惊过后,我不仅有些困惑,一是这种强度密度的活动是不是太盲目了,是好奇心驱使还是……二是学业与活动之间必然有矛盾,而他们又是怎么平衡的。
“其实,对于我们,参加这些活动,实在是不需要以锻炼自己为理由了,要说锻炼,中学的时候已经锻炼出来了,我们就是单纯的喜欢和享受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罢了,跟着感觉走。至于学业与活动之间的矛盾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考虑的是大一还是相对轻松一些的,我们理学院的专业课一般是开在后面,所以想趁着还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尽情参与一下,到了后面课业紧张了,再退部。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是有的,就看你的安排是不是合理,我们现在刚刚好,忙是有些忙,但是充实,也开心这么忙着。”
从他们的神情不难看出,他们的确在享受各个活动,就像胡海政说的,当他站在舞台上时,台下的观众越多,他越觉得兴奋,因为展示自己擅长的东西,自信使你完全投入其中。他们完全没有把活动当做任务来完成,而是以一种很积极的心态看待,我认为这十分难得,他们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恰好掌握了娱乐的分量,甜而不腻,他们的青春他们做主,这对于那部分还挣扎于活动和学业泥潭中的同学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借鉴。
两个平凡但绝不平庸的大一男生,两个健康阳光的青涩果,两个多才多艺到你扶不起眼镜的牛人,才子一词过于书面文言,但那种笼罩在青春光彩中的他们确实是夺目的。目标明确、理科生的理性精神加之那一股势不可挡的冲击力,他们自会有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学生活,明天,定是更精彩。最后在他们所唱的歌中结束吧:祝福他们也祝福我们自己,祝福今天也祝福明天。

左起:胡海政、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