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庄,我校理学院力学系05级学生,2008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获得者,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优秀奖获得者。省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标兵”称号,两次获得励志奖学金,四年平均综合成绩九十分以上。
第一次在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网上听到刘艳庄获奖消息的时候,我们还不认识。按照以往对“力学系”这个专业的了解,其艰深抽象令许多男生都有点儿望而却步。未见之前,我在想我采访的这位力学系的高材生应该是一个沉厚睿智的男同学 。但见面之后我才发现这位获奖者原来是一个温雅清秀的女生。
刘艳庄来自湖南娄底,2005年9月考入我校力学系。进校之初,她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掌握好深厚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进入大学之初的那段磨合期,许多新入校的学生都感到迷茫无措,彷徨在新环境新身份的适应中,游离在学习之外。而她毅然坚持了下来,努力抓住学习不放。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可以有很多想法,可以花时间去实践它们,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因为你毕竟还是学生,其他的事情以后还可以再做,但学习时间的浪费以后无法挽回。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一学年末她以专业第二的成绩进入了下一学年的学习,各科成绩都达到优秀。
进入大二之后,刘艳庄学习更加认真,每天早出晚归,钻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你想真正把老师教给你的所有内容都搞懂,大学4年时间其实根本不够!”她这样解释自己刻苦学习的原因。在学习上,她喜欢独立思考也喜欢提问,平时安静沉默的她,在问老师问题的时候变得非常积极主动,常常在下课之后缠着老师问个不停。她认为通过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完成习题作业的过程中,她不像许多同学那样,对问题的解答仅仅限于正确答案的推出,而是整个解题过程的思考。她有时在作业本上会把错误的答案写上,希望通过老师的批改来修正补充自己对整个问题的理解。由于她的刻苦努力,大二大三连续两年专业成绩名列专业第一,并且分别以五百四十和五百二十多分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并两次获得励志奖学金。
刘艳庄于2007年入党。虽然在班上没有担当职务,但她积极向上,热爱集体,做事热情而有责任心。她说“我希望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平凡但有益于社会。”在学习之余,她还加入了院学生会的宣传部,积极参加院里的各种宣传活动。为了让贫困家庭的一些小孩能及时得到学习上的帮助,积极加入互助社义务支教活动中的她,与社员一起,努力而认真地为他们辅导功课。谈起支教的经过,她说:“第一次深入那些社区教书,当时心里有些胆怯,但很快乐,这样好的机会,既能锻炼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可惜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好像是社里怕不安全,义务家教活动就停了。”她挺遗憾支教活动后来没有一直进行下去。除了专业的学习之外,她对文学也很感兴趣。三毛、张爱玲都是她喜欢的作家,《红楼梦》是她常读的小说。
在课堂学习之外,刘艳庄还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大二时候参加了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自己勤奋刻苦的努力下,她获得了全国优秀奖。
由于表现优异,刘艳庄被推评获得“2008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该奖是由中国力学学会设立、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在全国范围内评出优秀学生奖100名左右。得此殊荣的她,并没有因此而自满骄傲,在学习上依然刻苦努力。
如今,被保研的刘艳庄将在母校开始第二次大学生活,相信在这个熟悉美丽的环境中,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她一定可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