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级师德标兵李维钧:可敬的老朋友
2008-10-23 17:13 学生记者 于 剑 

 

   李维钧,1980年7月起任教于西安仪表工业学校(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前身),曾任该校副校长,后由于身体原因辞去副校长工作,但因对教学的热爱仍坚持在教学一线。现为我校高等技术学院信控系物理教研室副教授。

    通过电话预约,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乘车前往莲湖校区,去采访校级师德标兵李维钧老师。  

                                   一

    李老师的办公室朴素、简单,桌上摆着常用的书籍和教具,我坐在他的对面,拘谨的拿起笔。“小于,不用记,随便聊就好。”李老师的声音略带沙哑,我抬起头,看着老师充满笑意的眼神。

  “坐了很久的车吧?”李老师起身把灯打开,问我。“啊,还好,坐了不到40分钟。”“歇一歇,歇歇再聊。”说着,老师倒了杯茶给我,又重坐在我的对面。

  我紧张的情绪随着茶香散在空气中,我与老师攀谈起来。

  看着他发间掩饰不住的银丝,我冒昧地问老师的年龄。李老师笑道:“今年满60喽!”我惊讶得张开嘴——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出乎我的意料,而是因为根据我预先的了解,李维钧老师的家离学校有十几里远,乘车不便,要骑五十多分钟的车来上班,更要命的是李老师有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有时坐着都要用手按着腰,更不用说骑车了。可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上课从来没有迟到过。有时为了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他束上护腰带,仍然坚持按时到校上课,并经常给学生进行辅导。我问:“老师,那每天上班那么远的路您能吃得消么?”“没事,呵呵,现在还好,不过冬天下雪路滑,那时候挺难过的。”老师微笑着说。

  自从2007年上半学期开始,李维钧老师每天要到学院的鱼化寨分部上课,离家的距离又远了近一倍,每天早晨,李老师6点钟就得起床,先骑车赶到莲湖本部,再搭学院的班车到分部去上课。我忍不住问老师:“李老师,您这么大年龄了,身体又不好,还要吃这么多苦,您为什么还要坚持呢?”“这个问题……嗯……”老师用手理了理额前的头发,想了想,说:“我感觉我喜欢做一名教师,看着同学们能从我这里学到实用的东西,能成才,作为教师就是一种荣耀!”李老师说着,好像想到了以前学有所成的学生们,轻轻地靠在椅背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

                                   二

  李维钧老师一直以严谨而灵活的教风,生动务实的讲解,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在学校每次教学质量评价中,他总会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在给青年教师举办的观摩课中,也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好评。

    根据这些反馈,我问:“老师,您的学生对您的讲课方式非常认可,那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是什么?”老师喝了口茶,“也说不上什么理念吧,同学们喜欢我就高兴。其实我就是想,学生论功底肯定会良莠不齐,要想照顾到所有学生,让他们都学到东西,就得因材施教。” “比如呢?”“比如在讲课的时候在内容上有所拓展,这样可以满足基础较好的同学的求知欲,但在测验中得将难度控制在大纲要求范围内。”“是个好办法!”

  “呵呵,这是方法上,思想上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李老师看着我不解的眼神,似乎又回到了课堂,眼里带着笑意,身体也挺直了向前倾着,微微挥舞着右手,对我解释着,“就是说对待优秀的学生要鼓励,对待后进生、还有纪律差、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都要有耐心,学生就像家里的孩子一样,当然谁都希望孩子成才,但也不可能就是因为孩子不上进或者做了什么错事,就将他们赶出去,不管不问,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和他们交往,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才能促进这些同学向好的方面转化。”

  我认真听着并不断地点头,确实,都说李维钧老师爱学生,注重教书育人,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这话一点不假。

  李维钧老师教学任务重,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有限,但他仍尽量利用有限的闲暇时间,和同学们谈专业、谈人生、谈理想,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他经常对学生们说:“人生就像一棵树,小的时候分叉少,看上去大家都一样,随着渐渐长大,一批批的枝杈分了出去,只有少数枝叶在树的顶端,我们不是说位置低就是不好,但我们多年寒窗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如果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劳动,将是对我们青春的一种浪费,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

  李维钧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并深受学生们的爱戴。他带过的学生经常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短信和他保持联系。

                                   三

  说到讲课的方法,李老师说:“我感觉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所以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应该在讲课时联系他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事物。”

  多年来李老师先后承担过近十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有着丰富的课外实践经验。他善于将各门课之间的知识融会贯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新鲜的实例把抽象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善于利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印证理论,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且富有趣味性。在讲噪声时,他讲到了1999年河南许昌修路打桩震死了附近人工饲养的甲鱼,讲到了为了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高速路两边架起了高高的挡板。此外他还热衷于自己编写贴近生产生活而又内容新鲜的例题来辅助教学,在讲到环境与背景噪声的时候,为了便于同学理解,他编写了一道例题:声音在空气中会因为吸收而衰减,而人耳的最低灵敏度是确定的,问题是两个人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悄悄话才不会被3M距离以外的人听到呢?通过计算,同学们都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个例题让同学们经久不忘,而这个知识点也深深印在每一个同学心中。

  李老师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动手能力极强。他带的课程经常会有教学实验环节,一有新实验,他一定会课前亲自动手尝试,比较不同实验方法的优劣,分析实验中学生可能遇到的诸如精度、误差、漏洞、缺点等实际问题,并且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指导学生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积极探索和钻研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实验教学的钻研和改进,他总有新思想新思路。他的“电磁感应现象定量实验装置”和“气垫导轨用滑块弹射定位释放器”两项装置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采访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天色渐晚,我起身告辞,李老师一直送我到门外……

                                           2008年4月26日《西安理工大报》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