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教学名师:真情呵护 严格要求
——校教学名师潘永湘访问记
2008-10-23 16:58 学生记者 朱春鸽  西安理工大报

    潘永湘,1970年毕业于原北京机械学院自动控制专业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承担了近20门本科生和近10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秀。

    潘永湘教授积极参与和推动教学改革,在面向21世纪全国普通高校“九五”规划统编教材中任副主编,引进了反映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研室其他同志一道创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基地,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潘永湘教授的“《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系统建设与实践“获2003年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曾获2001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被评为1997年校优秀党员、2002年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7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3年校优秀教师;是我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学术方向带头人。近年来,潘永湘教授承担科研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5篇被EI、ISTP检索。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叩开了潘永湘老师的办公室,迎接我的是一张慈祥温和的面孔。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我们开始了谈话。

    记者:潘老师,您被评为“教学名师“,在教学上肯定有一些独特之处吧?

    潘永湘:谈不上“独特”,我只是将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位子上,我不会在课堂上训斥学生。二十来岁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我尽量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平等的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放松要求,我对他们学习上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比如给学生的最终成绩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首先是考勤,我会有详细的记录,其次是平时成绩,我平时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学校要求批改三分之一,而我每次都是全批全改,然后给出相应的成绩,最后,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考勤、平时成绩三项给出最后成绩。同学们不会不服气,我还会让有疑问的同学查阅试卷,再给他们讲解为什么会错。

    记者:每门课您都有如此大的工作量,那您一共承担了多少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呢?

    潘永湘:我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总共承担了近20门本科课程和近10门的研究生课程。本科生大部分是大三、大四的专业课,教起来比较费力一点,特别是大四,同学们大部分要忙着考研、找工作,投放在学习上的精力就不多了,这样的话,我们只能多付出、多投入一点,多督促他们,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同学,经常点名,有时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问题和困难所在,帮他们解决。我常告诉他们时光的宝贵,要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等等,“教书育人”嘛,就是不仅仅交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记者:那您平时一定忙坏了。昨晚打电话到您家里,结果被告知您还在学校办公室,您一直这么忙么?

    潘永湘:差不多吧,一年到头我很少休假。很多年了,没逛过一次街,至今也没登上过城墙,名胜古迹就更少去了。昨晚是我带的一个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答疑时间,学生不来,我就点名“请”他们过来。我给他们提问,答不出来我再给他们讲。有两个较差的学生,我几乎是把白天讲的课重新又给讲了一遍。另外,我不仅担任教学任务,以前还担任了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即自动化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这也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教师、家长,还有对教学的监督,几乎没有假期可言,有时大年初一就要开始忙活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的十余年中,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一直位于全校的前列。除此之外,我还有科研任务,所以就要不停的忙。

    记者:您正在研究的项目有哪些呢?

    潘永湘:目前研究的项目都是过内的热点问题,也是比较前沿的,比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人工免疫算法以及其应用群蚁法及其应用等。主要是自动控制学科和控制工程方面的研究课题,如复杂系统的建模,智能优化和智能控制等。自动化理论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当了教授决不能吃老本,要不停的给自己充电,这样科研才能出成果,也才能给学生上好课,让学生决出到最新最前沿的东西。

    记者:您是怎样协调教学,管理和科研这三者的关系的?

    潘永湘:挤时间,首先,要想工作出成绩,不投入是不可能的。此外,要有一种责任感,家长很信任的把学生叫到我们这里接受教育,那么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对的起这份责任,完成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任务,将心比心么,我也是一位父亲,很能体会父母的心情,老师对学生不能有私心,也不要图回报。我对学生要求很严,但是我按规矩办事,很坦然,不怕学生记恨,不过也好像总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有时候走在路上,学生很亲热的跟我打招呼,虽然很多我都不记得了,但心里依然很高兴的,我觉得我所作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不过我的工作还是有缺憾的。

    记者:您所指定缺憾是什么?

    潘永湘: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我在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的教育模式大多是注入式的。同学们不太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我了解国外的一些讲课方式,比如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然而在我们实施时又有好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我会努力的,我也相信目前这种状况是会得到改善的。                                                                                      2004年5月26日《西安理工大报》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