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丙申,时维中夏,骄阳烈日。有志者数十人,寻往蓝田研以旅游发展蓬勃之态,乃携数侣同行,且观且行,揽胜怡情。余观夫蓝田,放眼之处,山明水秀,实为脱俗修雅之处。吾又闻蓝田人文古迹悠久,佳玉美食远扬,遂为之感慨人杰地灵之处,情动之处,兴之所至,遂作文以记之。
蓝田,南靠秦岭,襟灞河而接关中。其地实为中华起源之处,百万年前,猿人繁衍生息于此;东汉之时,声名远扬之女蔡文姬,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后问及之冢便落至于此;又有其者蓝田吕氏,北宋年间,吕氏兄弟皆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之位,又立相约于此;后有文者,忠实是也,其成名大作《白鹿原》便取材于此,细细数来非但人杰地灵之处,又为名人辈出之地。
自立行往蓝田之愿,夙兴夜寐。尔等数十人相抵蓝田已日落西山,相抵之时内心澎湃之情难抑,携侣而出,乃至灞河。而至之时早已华灯初上、夜幕低垂,而灞河却流光溢彩,天水共此一色,灞河宽数十丈,蜿蜒不绝,甚是美哉,实感造物之伟也,世界之滂湃。
后日,同行之人行至王顺山,此山又名“孝山”,其山相传有一孝子王顺,其母忧离世难忘王顺,遗言相告王顺,葬其山腰,遂至王顺寻邻访亲挑土成山,乃葬其母,故名“孝山”立孝之故,且塑其孝之景,沿山顺势立其共百余处,行往之人末不为之垂泪沾襟。
其山险峻奇特,林立之石,形态各异,有如苍鹰之类甚多。连绵起伏,其攀爬之梯九曲盘桓,立其上,而望其下,未不是人胆战心惊。山中古木参天,树木葱郁,且有溪流涓涓而下,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水落之处犹玉盘、珍珠,潺潺之音,沁人心脾。始登立于孝山之巅,峰入云间,又感为人子女之不易,敬孝之途实为人之必然;又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伟壮!
行于蓝田已有数日,再次其中,感人文经久不息,自然秀,是为八方来客不绝,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或猎奇、感受、消遣之故。蓝田亦有此状,功归政府,造福百姓,实为良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