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我们的团队名称为星团队,是根据我们拟定的公司名称得来的。因为参加的比赛需要一个虚拟的公司名称作为创业大赛的审核标准,我们根据我们的产品名称定了“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我们的团队由五个人组成,其中三个人是自动化学院电信专业的,分别负责着技术方面的不同模块。还有一个会计专业,负责财务部分。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自然负责营销策略及市场规划方面等。
创青春创业大赛俗称“小挑”。这是一个商业和技术共同存在的比赛,有了技术的支撑,才有了立足市场的根本。关于这次比赛前前后后差不多耗费了半年多的比赛。因为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申报,开始写计划书,经过校选那一轮的时候很遗憾因为我们团队本来的项目技术支撑力不够,所以在3月份被刷下来。但是已经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不想就这么没有任何结果的放弃。所以,加入了一个只有技术没有商业的项目,组建了我们的星团队。
在组建敲定之时,开始重新写计划书,也换了一个对这类比赛比较有经验新的指导老师。因为离省级筛选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个新的团队新的项目,这需要我们组织好新的默契和团队氛围。然而,刚开始总是比较难的。交流也不是很容易,因为学长学姐们都在金花,能聚在一起商量都需要提前说好时间。而我觉得这种效率实在很低,作为队长,只能先对两边限制一个时间内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写好,资料整理好。不懂得问题先搜百度问身边人,自己能通过所有渠道解决的就不要发在群里问。
每一个团队都是从这里出发,磨合到熟悉。我们也都经历了改稿改到熄灯,没网了才关电脑;经历了一次次删除重来;经历了老师一次次指导,最后交出我们的计划书。
大约一周过后,苏老师告诉我们顺利入省赛,一周之后要进行秘密答辩。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和答辩,有点不知道怎么入手,PPT也做得很拙劣。苏老师就对我们说:“我觉得你们的项目还是不错的,你们的铺垫已经这么好了,你们要更努力一点。你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描述你们产品。明天这个时间我们再来一遍。”于是。一天的时间,我们改动了大幅度的PPT和讲述,模拟答辩时,还有经管学院几位老师对我们的答辩询问,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不足,给了很多建议。同时,苏老师说这周六就要答辩了,我们还有3天的时间,而我们的准备很不足,我也很苦恼,不知道该从何改进。还好每一次模拟答辩老师们给了意见都可以给我新的启迪。为了使我们上台答辩能够有更好的形象和精神,苏老师请了一位形象顾问来为我们打造形象和培训礼仪。每天一个小时的礼仪培训和修改PPT,还要背稿子,同时,还要熟悉技术这一方面。最可怕的时,周六早上我还有人力三级的资格证考试,我还要分很小的一点时间来复习。那一周我们每天的睡眠都是熄灯谁去,亮灯醒来。睡懒觉已经成了一个奢望,即使这样,我们还有深深的担忧和不安全感。
这一周,苏老师最常说的几句话就是:“不要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来激励我们,甚至帮我们获得消息时没有空回家做饭在办公室里吃泡面,我们很不好意思但是又无可奈何。
经过一周的集训,最后一次模拟答辩时,老师们说觉得我们有点过于紧张,反而效果没有上一次好。我们这个团队很着急,马上就要答辩了,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最后,我们紧急改变了策略,各人负责各人答辩,减少了一个人的压力,分散一点要好的多。为了最后完善我们的项目,我们熬了一个通宵做出令我们较满意的结果,可是,没有模拟答辩没有建议我们只能在回答评委老师问题上下功夫了。
这一刻终于到来,准备的过程那么漫长和艰难,但是答辩时好像才一分钟就过去了。焦急的等待我们的得分:88.3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分数,心里很忐忑,好像得到了什么东西,但是失去的更多。
最后结果出来,获得了银奖。果然,这就是可怕的心理预示。之前付出那么多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次比赛之后,我一直在检讨我自己,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好,是不是可以更努力。总是有那么一股不甘心,让我觉得错失了一个好机会。这不是患得患失的感觉,这是明明自己可以更努力自己却没有做到的愧疚感。我相信这种感觉是能够给我力量的,让我在下一次比赛中能适时提醒自己,戒骄戒躁。
这不是结束,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