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说会道却无实干的人,一个笃于实绩不重言表的人,相较二者,自然是后者更适合做学问,更适合为教师。
而葛利玲老师正是这样一个笃于实绩的人,受众多学生所爱戴。凡是上过她所教授的实验课的人,都会不禁为她对于科学的严谨和对教学的投入所动容。在采访葛利玲老师短短时间里,记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老师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和良好师德,并为之折服。
葛利玲老师,现任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农工党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理化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材料学科实验教学会理事。
葛利玲从事实验教学34年(在我校从事实验教学27年),始终坚守在本科教学一线,一直主讲《金相显微技术》、《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等本科生基础课程实验。长期坚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带领实验教学团队开展实验课程教材建设和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创建了材料类系列实验课程开放学习室,组织金相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提升了实验课程建设水平。
201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所负责的实验中心2011年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教程》专业规划教材于2011年获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所负责的《金相显微技术》课程201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我校材料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作出了贡献,产生了教学示范作用。
就是这么一个实验领域的优秀教师,谈到实验教学时竟也说这不是一件容易在事情,“实验很重要,尤其对材料这个实验学科来说,它是对课程延伸与拓展,也为学习与将来工作科研打好基础。所以对于实验教学马虎不得,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最重要在于自身的提高。只有自身提高了,才能将实验讲透讲实,更好的教导学生。”
据老师说,由于当时培养模式的问题,她在实验大专班的两年里所学的知识都是一些金属学方面的基础课程,而她即将为本科生教授实验,没有扎实的专业课学习功底,应该如何去为这些本科生们讲授课程呢?尤其是实验这门既需要动手操作,又需要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课程。“所以我一方面自修,为自己安排相关专业课程去自己琢磨学习,只有不断琢磨透了才能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则是去进修,去不断学习积累。”或许正是老师一步步的自我积累,转换成了如今教学上的成功。
葛老师从事实验教学34年了,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于是记者好奇教学本科这么多年,除了那些看得见的成就之外,老师还有什么收获呢?“教了这么多年了,收获肯定是有的,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说掌握的实验模块已经形成了完整在体系,教学的时候可以说是较当初更得心应手了;而对于自身,因为我每天的生活节奏就是上课、课后回到家做做家务、锻炼身体、把带回家的材料拿来继续学习研究,在这样的节奏下虽重复但却令我感觉过得充实和完善了自身。”
确实,当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去时,你会发现常人无法发现的乐趣。
那么老师对将来的展望又是什么呢?老师说:“一把年纪了,也谈不上展望,只是想着多吸取一些新东西,能把学生教好就行了。”这让记者不禁感叹葛利玲真是一位奉献者,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教学,孜孜育人。而她自己却说:“我就是象棋里的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人。”
最后,当记者希望老师对同学们提些建议时,葛老师说:“总觉得我读书那会的学生大都勤奋好问,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他们也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只要有他们不懂的地方,他们就会发问,而现在我当老师了,能找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已聊聊无几了。
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拿出勤奋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有所切实收获,掌握好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葛利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