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正广,湖南醴陵人,经济与管理学院研1325班学生。本科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连续两年获“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励志奖学金”;所在团队于2011全国网络虚拟运营比赛中获得省金奖,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杰出志愿者”、最终以“优秀毕业生干部”为本科画上圆满句号。2013年获得保研资格,依然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研一课程加权平均分87.66,并以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署名单位,在国家顶尖期刊《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论文一篇,2013-2014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摘要:通常认为聪明与成绩是正相关的,而勤奋是一个调节变量。如果单一的强调勤奋并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独立自主、自觉、自信、积极思考等对成绩的取得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自身的经历,探讨如何在学习成绩上取得突破,大家一起共勉。
关键词:勤奋 自主 自觉 思考
我一直将李小龙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心中保留一点令自己骄傲的地方,才能信心满满的去做任何事情。其实我认为自身很多地方都不如周边的人,谈不上有什么令别人羡慕的成绩。但我认为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自以为是”的人,尽管只是把一件很小的事情做好,我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印象最深刻、体会最多的事情。
研一的时候,我一度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度研究生,无聊的课程和本科没有一点区别,上完课考试,考完这一门,又开始新的课程,好像永无尽头了。尽管没有逃过课,但我也没有认真听。直到过了前10周,课程和考试开始变少了,我就剩两门课了,大把的时间,如果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自己都会嫌弃自己了。舍友是个学术期刊通,对各个期刊都比较了解,和他交流之后,我把管理学部规定的30种高水期刊设为电脑桌面背景。到知网下载各个期刊的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同的论文看,单纯的就是看看自己喜欢哪个期刊,挑选了将近一个礼拜的期刊,最终选定《中国工业经济》这个期刊作为自己的目标。当时也是不知道深浅,这个期刊水平特别高,理工大只有两个老师发过这个期刊。好就好在我什么都不懂,因此心里没有什么负能量,每天看这个期刊的文献,除了研究论文的内容,还研究这个期刊的风格。那段时间,走路、吃饭都会想着论文的事情,晚上想论文能想到半夜4点,然后偷偷打开电脑写上一两句,写不出来了就继续睡,但凡有想法我都会马上记下来。我用了一个月看文献,论文初稿我用了大概十五天写完,年前投了。到了来年的三月份,编辑部给我打电话,说论文要70%的修改(主要创新点可以,内容大改),我一听这个还暗自高兴,他们竟然给了我修改的机会。接下来的两个月是我最痛苦的两个月,既要写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心里还害怕被拒稿,双重压力。编辑部每次规定修改时限是五天,每次的五天我都是这样的安排的,在管院熬夜两晚,其它三晚在宿舍熬夜到两点,之后规定自己必须睡觉。这样修改了六次,持续了两个月,最后终于发表。
以上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此我的体会比较深刻:
1、学习中勤奋是少不了的。绝对不可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就把一件事情做好那是牛人,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消除许多杂念、静下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2、学习中自觉性很重要。没有人逼着我去写论文,更没有人给我指定期刊。是自己觉得不能无所事事,否则自己会讨厌自己,总得做好一两件事情安分自己的心。课堂上教的东西不一定都有兴趣,需要自觉地找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去做;
3、学习要独立自主。每一次修改论文我都只能自己钻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整天麻烦导师或别人教自己,只能靠自己完成。心里有了这个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回避问题,再难也是要自己解决,拖延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完成,否则不能完成任务;
4、学习中积极思考可以提高效率。学习中一定得积极思考,给自己一点时间安安静静的想透彻某个问题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了的事情吗?不思考根本就不会明白当前所做的事情方向对不对,一旦方向错了,再多的勤奋都打水漂,还不如出去玩。

图文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微信号-xlgj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