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莎莎,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5年2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3年8月进入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131班学习,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级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和工程131班团支部书记。
曾获得2014-2015学年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员,2013-2014学年镇泰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陕西省一等奖,第七届“龙腾杯”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大赛一等奖,2015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实践标兵、优秀论文,2014暑期社会实践校优秀社会实践队、优秀论文等荣誉称号。
刚开学那几天,大一新生就在我们宿舍楼下军训,我又看到了那些或迷茫或期待的目光,多么像那时的我们。大一是美好的,也是让人不安的,因为它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今后的日子会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或者是不确定性,但不论如何,这一切都是令人期待的。当然,还会有打击,离开了象牙塔的我们必须学会在挫折、失利、苦难面前不断坚强、壮大,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化茧成蝶、凤凰涅槃,让逆境成为我们奋发的理由,正如司马迁说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尔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大二,注定是一个两级分化的时期,有人会觉得无比充实,有人会觉得极度空虚,有人会充满成就感,有人会再次温习挫折与坚持这门古老的学科,产生这类情绪的可能是工作上的提升、能力上的进步,也可能是学业上的失误、情感上的彷徨。无论是哪一种,都代表着我们首次对未来、对人生所做的基于现实的思考,无论我们当时的态度如何,最后我们的思想大多殊途同归。
终于,我们步入了大三的殿堂,有些变化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还有些变化看上去却发生的那么突然。我们渐渐地发现学校对我们的约束早已少了许多,我们渐渐地发现舍友们已经为你改变了不少习惯。当然,我们中也会有人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在意学业,或者自己曾苦苦追求的并非自己想要的。与当年的无病呻吟不同,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从自我训诫式的担忧,转变成了轻轻松松的自嘲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的,未来依然是个谜,但那并不值得我们牺牲欣赏当下生活的光阴,也许会有人感到奇怪,既然大学生涯已经过半,我们不是应该更加忧虑未来?其实这很好理解,我们不能延长时间,但我们也不应忽略眼下的日子,我们只能选择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
也许会有人考研,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考研,不止是对知识的探索。其实也寄托着我们对三年前那场决定命运的考试的不甘,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眼下平淡现实的不满。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成长是绝对的,成熟却始终是相对的。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我们总能看到那些在我们眼中幼稚无比的举动,也总会被旁人指责不懂事。然后我们回首过去,往往对自己某些行动倍感脸红。再然后,我们学会了宽容,宽容别人,宽容自己,直到学会宽容人生。
大学之于博学,博学之于大学,就在于把握好每一寸光阴,真实地利用好这些时间,由自由而大,由大而博,由博而精。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中的一句话与你共勉“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不忘初心,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幸福感并不能简单的用别人眼中的成功程度、富裕程度来衡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成为那个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幸福的自己。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微信号-xlgj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