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欣,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111班学生。
大二,国家奖学金;
大三,西安理工大学特等奖学金;
大四,国家奖学金;
其他各类获奖无数……
不知道是不是无论处于哪个时段的人,当她走完这一段路之后,总会觉得遗憾和错过比收获要多,我想,最起码青春是这样吧,大学亦是。因为奋斗的日子里时间如梭,年轻的记忆中岁月如歌。回想已经逝去的大学三年多的生活,更多的是无限感慨,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来得及完成,它就匆匆走过了。
可能很多人在大一时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但也许是因为高考,在入校之前我就给自己定好了大学四年的最主要目标——考上研究生。也正因为这个目标,当很多人还在迷茫犹豫纠结无助的时候,我已经走在奋斗的路上了。这三年,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好好学习、如何为了研究生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至于大二与大四荣获的国家奖学金、大三荣获的校级特等奖学金,倒成为了这一过程中的美好点缀。也就是说,很多东西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当你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或当你已经掌握了某种能力,该有的都会有的。所以,最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活在当下,认真思考如何过好每一天。“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真的是一种极佳的人生状态,当你有了梦想,有了目标,有了标杆,你也就自然有了动力有了追求。然而梦想再大,你不奋斗不作为也终归是空。因此接下来就是行动与坚持了。有人说,学习是一件最容易的事,还有人说学习是一件最难的事,或许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只是关键看你如何去做、能否去坚守。在我看来,大学的学习和高中完全不同,但大学的学习却也要付出不亚于高中的那番努力。高中时我们学习,也许是为了一个大学梦,也许是不想辜负家人殷切的期望,那时学习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儿。大学,我们最好把学习转变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无论你学什么,课内还是课外,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我们的目标也不仅仅限于考试成绩,而是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提高效率,才能在大学中不仅在学习上领先,并且在其他方面做到尽可能突出。知识永远都是最基础最必要的,当你明白现在是在为自己学习,为未来学习,你怎能不静下心来畅游书海?这就是心态的问题吧,每个人学习的目的不同,过程和效果也就不同。当你带着功利的目的学习,你一定走不远;但当你把它当成一种兴趣,当成一种能力来学的时候,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认真钻研的自己。
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只会学习的人也是无法立足的,无论你学的多么好。走过的三年多告诉我,在大学里最最重要的三个法宝就是心态、能力和品德。20岁左右的我们处在人生最灿烂的年华,这段时间注定是要拿来“折腾”一番的。无论是去参加科技竞赛,还是公益活动;无论是在辩论会上滔滔不绝还是在歌手大赛上放声高歌,都是对自己能力培养与锻炼的大好机会。学习固然重要,但也只能是能力之一。就像每年的评比国家奖学金,学习能力是我们的硬件,而领导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衡量个人综合实力的软件。作为大学校园中幸运的一员,为何不把自己的宝贵时间好好经营起来,为何不赶紧拿起笔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五彩缤纷?想一想日后的回忆中会溢满充实阳光奋斗的日子,谁能不为之感动?当然,心态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准之首。我一直都很喜欢我们学校大门的寓意:进入时,只是“入”了而已;出去时,我们都成为了大写的“人”。来大学最重要的目的应该就是塑造人格吧,先做人再做事,注定要出去工作的我们必须要先学会怎么做人。保持阳光心态是处理好一切人情世故、打点好自己生活学习的前提,阴霾的心情会限制一个人能力的发挥,乐观的面对一切还会让你交到更多的朋友。凡事尽量都往好处想,很多事情也是想着想着就会豁然开朗,大多数有风险的事情也往往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遭。花儿一般的年纪就让我们也拥有花儿一般的心态,这样的大学生活真的是珍贵而美好,幸福就像花儿一样时时盛开。
四年的大学生活说来也十分短暂,走过的日子就让我们放在记忆深处好好珍藏,即将到来的我们也要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毕竟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人生轨迹。我觉得自己比较倾向于搞研究,这几年就基本上以学习为重了;当然也是有大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直接去工作,那在大学四年中就应该更多地去习得一些工作技能。每个人需求不同,各自选择的方向也不同。无论选择什么,都希望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大学生能在追梦路上越走越好。

图文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微信号-xlgj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