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匹马,那么校报就是拴马的缰绳儿;假如校报是一根缰绳,我就是匹野马。这句话不止一个意思,但愿校报可以继续“栓”住我。
至今我觉得校报办得最成功的事情——请允许我将其比作灰姑娘的水晶鞋——便是“读书观影”活动。也正是那时我恰好看到了海报,又适逢读罢《三体I》,于是随手写了篇读后感邮箱一发,之后顺顺当当走进了西理校报。
清楚记得那一天周末,我同三位舍友一行从曲江出发骑车4个小时刚到汤峪,正挑泡温泉的内裤时,许一凡发来“贺电”,询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校报。老实讲,时值我不愿继续待在学生会和青协的际口,又与许师兄相聊甚投,立马答应了。结果理想是众多文友济济一堂吟诗起赋争鸣其作,现实是新老记者写消息撰通讯稍显冷清。抱歉,只怪我自己晚上在理工大的校园里梦游。
在记者团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许一凡学长白白净净,白面书生似的,也不吝言。王宝玲学姐长发及腰直而柔顺,双耳佩钉,身材细瘦,我称之为校报的“管家婆”。杨非非学长持五戒,秉佛法,自学武术中医,实在敬佩。华晨学长说话有些咬字,平平仄仄,五官端正,略带呆萌感。郭怡帆号称“小仙女”,说话也咬字,自带一股幽默,为人洒脱,笑声奔放。张振辉学长能喝酒会抽烟,是条汉子。罗敏娟学姐面容清丽,给人“邻家”之感;李童阳学姐走女神范儿,笑容标致;鲜文静非“大妹子”仨字不能形容……如果没有加入记者团,我就不能认识这么多有趣的人;如果我不能认识这么多有趣的人,我又该是多么地遗憾。
我是一匹野马,在文学的草原上恣意奔腾。假若你问我文学是什么,我则会回答,文学是一种创造,有如神秘黑夜之伟大。自由读书,自由思考,然后我自由地写作,写出《一个人》,也写出了《疯子》,等等。但新闻要求记者去传达事实,避免个人的观点和情感,这就像软禁了我的思想,给我套上了缰绳,一度令我不适,然而表达却是文学的艺术,如何将所思所想完美地表达与向别人传达正确的事实本质基本相同,我很快又轻松了起来。
为什么说我觉得“读书观影”是最成功的呢?其一,此活动举办次数较多,影响较大,而且奖励丰厚,所以每届都有很多的同学纷纷投稿,这在理工类学校算是少有的情况了。其二,通过此活动纳新的举措可以为校报添加新的血液、注入新的动力,也因为征文的形式使得这些新人均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方便了日后的培养学习。我真诚地希望校报可以越办越好,又有谁不喜欢美丽而善良的灰姑娘呢?
该文获记者节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