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至8月3日,我校“农村教育现状及教师心态的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为例”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关中地区进行了20天的调研。
调研期间,在翟雨翔和卢江涛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社会实践队分别前往西安市蓝田县安村镇、咸阳市武功县河道乡和武功镇、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和蔡家坡镇、韩城市西庄镇和昝村镇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教师心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采访咨询,并收集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7月17日,实践队一行六人来到了蓝田县安村镇,对该地区展开了调查研究,了解到目前当地农村教育现状十分严峻,政府的教育政策很好,但是落实不到位,教师积极性不高,工资待遇差;出现了教师包班现象;生源少,学校数量多,分散面积广,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国家提出“合点并校”的政策,在农村难以实施,现实与政策出现冲突。
7月18日,实践队到达武功县河道乡和武功镇,经过详细地调研,发现目前该地区老师责任心很强,客观原因造成了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突出。希望上级领导“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教师表示国家教育投入大,但学校不从本质改变,只是应付上面检查,政策执行不到位。学校整体硬件设施和过去相比有所提升,但缺乏甚至没有相应的专业老师教学。
7月19日,实践队对岐山县雍川镇、蔡家坡镇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当地政府的教育政策很好,教师的积极性却不高,这几年学校采取了新的教学方式。但是整体上还是存在问题的,比如生源逐年递减,教学资源浪费,老师薪资待遇低等。希望相关部门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月31日起,实践队在韩城市西庄镇、昝村镇展开了为期4天的调研,向有关老师了解到“合点并校”在韩城市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但教育工作中存在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农村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就读人数逐年递减,老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对学生教育的质量会导致明显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各个小学的老师明确指出当前农村教育状况不乐观,并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意见及建议。其中主要问题是学生流失;教学环境简陋,教师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农村教育问题的凸显。各个老师提倡“合点并校”,控制学生的外流,提高教师薪资,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等主要建议。
在对各初、小学老师采访之后,实践队在各个乡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及采访。调查中发现,农村的留守儿童比较多,家庭中缺少有文化的监护人,导致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白;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突出,缺乏沟通理解,这就造成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的结果。家长希望农村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得以改善,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提高,政府对农村教育的监督力度、投资及科学改革得以加强。
此次调研,被采访老师们给予了实践队很大的帮助,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力配合实践队的工作,让实践队的同学们意识到农村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实践队的同学们呼吁乡镇的老师和家长们能够重视农村教育所存在的严峻问题,希望相关单位和部门从现在做起,改善农村教育现状。要想富民强国,首先从基层教育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