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思修老师陈文林:经书日月,达观春秋
2014-11-20 16:00 实习记者 徐凌 

 

    如果说大学是纷繁多彩的,那么思修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体现。不同于高数与工图的凌厉,思修以它特有的开卷的温和亲厚赢得众多学子的青睐。

    我们的思修老师姓陈,名文林。电影《钱学森》中  这样解释主人公的名字,“学森学森,学问像森林”,这样说来,文林君确实也学问至少是树林。他一身儒雅之气,举止斯文,笑容清雅,眯起眼睛的时候,态度温润而敦厚。他总是一手夹着书,维持着教师的固有姿势,另一只手夹着粉笔,或是下巴微抬看着大屏幕,或是微笑注视着台下的我们。

    陈老师的博学是众口皆碑的,讲起课来,无论是哲学,经济,历史,文学,总能旁征博引。他在一开学就为我们推荐了各类书目百部,他一本本概述的时候,无视台下惊羡的眼神。他总能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人文故事信手拈来。他的课并不怎么循着课本索引,常常将大道理融进小故事,这时候他常常讲起自己的经历,讲社会治安,他提起多年前在车上被歹徒勒索;讲各地美景,他回忆节假日与妻子夜雨去大唐芙蓉园;讲性格因素,他分析大学舍友待人处事真挚守信。有趣的是,他总能站在一个毫不相关的角度,谈起自己被电话威协诈骗的时候,他竟然还嘴角微扬,众人皆愕然。

    思修课呈现给我们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思修课放映的视频里,讲述张姓叔侄含冤入狱,名动一时的女侦探刻意隐瞒有利证据,又遭遇警察逼供,狱霸欺压,可是十年后终于沉冤得雪。他用解读案例的方式,让我们懂得世界光与影并存,在黑色和白色之间,有太多灰色空间需要当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人积极奋斗。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光源,只有打破社会的陈规陋习,才能使当代人、下代人很好的生存。

    或许正是因为他博览群书,才能在聚集多个专业的公共课堂上游刃有余。他问经济学的学生“市场的作用和产生”,讲交易成本理论;问金融学的学生“两次金融风暴的形成原因”,讲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问工商管理的学生“市场的作用和作用方式”,讲企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阶级矛盾……这是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很难体会到的,既与自己的专业息息相关,又能了解到其他专业的信息,甚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他的思修课好像一个讨论组,台上抛出问题,台下不停地冒泡,泛起阵阵涟漪,波及思想的活泉,最终淌成一脉智慧。

   最后我想用陈文林老师的一段课堂赠言来描述他的豁达处世。“人世的沧桑,前程的莫卜,让我们内心焦灼,无所适从。是明识时势还是倔强独行?是无欲无求还是一念执着?是力争用强还是顺应自然?是循欲在世或者绝欲出世?这是人生两难。但看似对立的法则,其实并非绝对。要明白真不离幻,雅不离俗,惟如此才可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