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校门,就隐约听到“他们拿着苹果手机,她们穿着耐克阿迪。。。”的歌声,不自觉跟着哼唱了起来,越走,歌声便也越清晰,一个略显沧桑的声音诉说着这城市之中的无奈。
采访的时间被安排在了中午,第一次吧,略紧张。见到来人,一张略显成熟的面孔带着一丝倦怠,有着与身边人不同的味道,想起董小姐中的一句歌词“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正如我此刻的感受,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相互打过招呼之后便开始了采访。
起初,我给他的标签是乐队主唱兼吉他手,却未曾料到他最擅长的是萨克斯,七岁学习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陪伴了他几乎一整个青春。至于吉他,是在初中时偶然接触到,被他的音色所吸引,便开始了学习,父亲觉得那是小流氓玩的东西,不让他学,可青春的热血又怎会因为父亲的一句话而就此放手,反而更激发了他的热情。刚开始学习,自然免不了被那细细金属琴弦硌的指尖生疼,疼,怎么办,继续弹,长出茧子就不疼了,就这样一天一天,他自学了一年半。那天,他带着吉他回家弹给父亲听,曲罢,父亲问这琴是谁的,他说是同学的,父亲说,我明天去给你买把好的。他说时笑着,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想,这之后便是再有什么困难,也都不是困难了吧。
弹吉他这么多年,他说最喜欢的是赵雷的那首《人家》“人家有车,人家有房,人家就有大批的存款入到账;人家是花,人家是公主,人家不能受委屈,和你一起吃苦。。。”,喜欢那随口而出的调子,喜欢那无拘无束的词,无所谓愤世嫉俗,偌大的城市之中谁没有点感慨。说着我便提及那晚听到的《活着》 ,他说那是他唱的,也很喜欢这首歌,算是一种缘分吧,无意间听到喜欢的歌,竟还机会见到那唱歌的人,如此的面对面,聆听他的故事。
他们的乐队叫做雁翔路58号,是在大一的下学期创建的,自己是主唱兼吉他手,他会经常带着自己的乐队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目前已经获得陕西省吉他大赛中第一名和照金音乐节第二的成绩,对于一个个乐队来讲,有自己的东西才可以走的更远,他说自己也尝试过原创一些作品,总觉得无法真正的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便搁浅了。好的东西总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沉淀的,或许到了某一个阶段,看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随口而出的便是自己内心的声音,来日方长。
在很多人眼中,音乐是一条很窄的路,大家都挤在这独木桥上,寸步难行,而恰巧挤过去的也只是寥寥数人,他的父亲却选择了对他的无条件支持,实属难得。他说,小时候家中条件不好,在父亲的努力下日子过得富足了,父亲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对于他的喜欢的东西,父亲都会支持,有父如斯,夫复何求。
他遇见过一个流浪歌手说过一句话:音乐毁一生,摇滚穷三代。流浪歌手唱着自己内心的声音,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他敬佩那些将音乐视为唯一信仰的人,却也深知自己过不来那种颠沛流离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的日子,他只希望有一个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寻常工作,一个幸福的家,晚上的时候去酒吧唱歌,释放自己对音乐的爱。
音乐之于他,或许到不了音乐就是生命如此的沉重的地步,更多的是如吃饭睡觉一般渗透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开心时,弹着琴,唱着歌,将情绪一并倾入音乐中,便也随着音乐一起发泄了出来;高兴时,将自己的欢乐融入音乐之中,仿若对一个老友分享着自己的喜乐。
故事中一个老妪有着天籁般歌声,却没有听众,偶然路过的歌者贪恋他的歌声留宿一晚,听着她一首一首的唱着,临走时她问:你们这些唱歌的人,到底是靠什么活着的
我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点起了一根烟,沉思良久,说:自己的本事。这个问题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