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公主到大姑娘
人文学院英113班的杨丽娜家乡是诞生过诗句“蓝田日暖玉生烟”的陕西蓝田县。父母都是善良的普通农民,他们的勤劳深深影响着她,让她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不喜欢数理化,数学不好,因此高中文理分科时选择了文科,不曾想,高考时还是因为数学的关系榜上无名,因此她选择了复读。复习班的班主任教数学,知道她的情况后,很关心,还主动给她补课,第二年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并选择了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英语专业。
家里除了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小她10岁的弟弟,小时候因为什么事都有姐姐撑着,她在家里什么也不用操心,尽情的享受着作为小孩所受到的宠爱。随着两个姐姐的出嫁,她就变得懂事成熟多了,毅然担当起照顾小弟弟、帮父母分忧的角色。
父母现在年逾五十岁,仍然舍不得休息一天,想着能把他们姐弟俩供出来。她和弟弟都很理解父母,她只希望能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劳累,而弟弟学习也特别努力。
从有梦想到去实践
她小时候起就想当老师,到现在依然如此。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她自然会选择当一个快乐的梦想实践者。大一暑假,有个辅导机构来学校招聘暑假代课老师,她去应聘成功通过。暑假里,他们十几个人来到了周至县,同行的也有西外、西电等学校的同学。到了周至,辅导机构就什么事都不管了,于是他们在负责人的带领下用发传单、摆咨询点等方式招生,当初预计只招100人,没想到后来招了近180人。假期里十几个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上课之余就去楼观台及附近的公园玩,周末会一起逛街一起买菜做饭吃。有了第一次办补习班的经验,大二暑假一个学姐组织他们一起自己办班,有个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的女生加入,他们还开设了少儿美术班,每周上两次。
代课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一次时,有个初一学生的奶奶常常跑到授课点闹,指责他们没有管好学生,自己的孙子老是顶撞她。奶奶一批评,那个男孩就闹,有时候还躺在地上打滚,兜里的手机和钱包掉出来了,他就把它们捡起来继续打滚。第二年暑假她带初一英语,班里有11个男生,仅有1个女生,本来有好几位女生的,但都被那些调皮的男生欺负走了。有个男生还对她说,老师,那个女生真是厚脸皮,怎么欺负都不走。面对各种情况,她坦言,自己也是从小学生走过来的,因此对学生的处境和心理都有几分了解。为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上课热情,她偶尔会在课堂上放电影,上课久了就让同学讲笑话、表演节目等。补习完毕,他们还给学生组织了考试,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临走时,她自己还自掏腰包给学生买东西。
回想起当时的各种事情,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学生的友爱与单纯。她说,每次一夸奖学生,他们就特别高兴;有时候批评了谁,他们也从不放在心上,过去了就淡忘了。
从迷茫期到有方向
问及在大学的收获与遗憾时,杨丽娜毫不掩饰的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大一大二老是在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专业要做什么,前景如何,也没参加过多少学校的比赛和活动。现在目标开始明确起来了,想考研,从寒假到现在都为考取三级笔译证书积累词汇。
大三第一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写作和翻译竞赛,并且均荣获一等奖。作为学校去参加陕西省“外研社”杯写作大赛代表中的一员,她自己并不大清楚其中的意义,只是想去尝试,去积累。在学校考试,全是笔试,去西电新校区参加决赛却是机考,她打字不快,老是担心自己时间不够用,结果怕什么来什么,两篇作文都没写完,只得到了三等奖。不过,因为自身积累不错,英语专四考试,她拿到了良好。
她说,自己短期的目标是近期的几次考试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希望将来能有份安稳的工作。不过她最大的愿望还是将来能成为一名老师。
生活中,她喜欢唱歌,平时在家或在宿舍,没事的时候她不是在听歌就是在哼歌,不过风格可不是大众的流行、摇滚,而是民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