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欢天喜地曲艺社
2013-12-05 13:38 学生记者 王冬 

舞台的梦想

    我叫小武,一个活波开朗长的并不怎么出众的追梦人。我从小就有一个小小的梦:希望有一天能站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对着千千万万的观众展现出最完美的自己。

    我非常喜欢看电视。要知道我自从生下来就爱上电视了?当然那会是坐在我皇阿妈他皇阿妈的怀里看的。不过别以为那时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在幼儿园小小班的时已经把《黑猫警长》、《蓝猫淘气三千问》《哪吒传奇》等等,等等的动画片看过n遍了,里面的个个小情节我都特别的欣赏,从那时起我就有梦有一天我也要演动画片,成为小哪吒 。  

    不过我看电视可能和你们不同,我不喜欢只是扫剧情揽笑声的看电视,我这一方面可是很专业的。一年级那会中央一套有个首播电视剧,有一幕看到那时我想那个人该跪下了,我妈还不信,说我小屁孩懂个什么?结果那人就真跪下了,我妈不好意思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得。说这个我是想告诉大家看一部电视剧不仅仅只有情节还有人物,对剧中人物性格的把握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你那怕只看了电视很少的一部分,你也知道每个人最终命运的走向。很神奇的,只要用心去尝试你也可以感觉的到现实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不过我也承认我也被电视剧给严重影响了。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学校吗?没办法被逼的,分不够嘛。我其实报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道为什么吗?那是我看了《大长妗》以后想成为她那样的人,用菜当中药治病救人。可惜我的美梦被分分分给扑灭了。

    不过我就是和人不一样,看个剧就爱胡思乱想。看《唐山大地震》有两幕到现在我都想不通导演为什么要这么来拍这两幕?第一幕是那对龙凤胎在地震中被冲散后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女为什么小名都会取作点点?是导演故意设的巧合还是有其他意思在里面?第二幕是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死了几十万人,本来演的好好的镜头正在拍那么多死者的惨状,可镜头突然切换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相继去的哀悼会上。你想过没有导演为什么要这么来拍?仅仅是说全民对两位领导人的哀悼其实是对三十多万死者的悼念吗?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我就是觉的这个镜头蕴涵意思远远不至这些。

    说到这我就不和你多说了,我和电视自小就连在了一起,我们之间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下来该说说给我舞台的曲艺话剧社了。

欢乐的记忆

    曲艺话剧社的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是电视的迷,话剧的疯子,他们爱这里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生命。

    得知被西理工录取后,我就想搜搜看有没有表演之类的社团,就遇上了曲艺话剧社,加入了他们的QQ 群。知道他们是话剧表演的一个社团后就毫不可气的在军训时加入了他们的社团。我想我要一步一步来,只有踏好脚下的步子,终有一天我才能登上我的舞台。

    在面试的时候发现人好多,六十几个呢?社长叫张雁乐,是大三的,超级大帅哥那种。另外还有两个大二的副部,一个胖胖的很像个熊猫,一个学姐显的特别的成熟。之后没多久就举行了第一次例会和烧烤大聚餐。发现这个社团其实就没有什么等级之分,没有学长没有社长更加没有部长,大家就像一家人。在烧烤宴上每个人就像坐了几十年牢的囚犯,肉还没烤熟呢,就被偷吃掉了,一根签上四块肉三块都跟人跑了。在之后的火锅聚会上更是放肆,菜刚放进去,一个个就把筷子给抢完了,拿着筷子围着火锅等着开锅呢?买坟的说要看看熟了没,刚揭开锅盖,每个人就像疯了一样,那管什么礼貌不礼貌,青菜萝卜,豆腐香肠能往自己碗里捞就不管他是什么,抢上来在说?还有几个人一人一根筷子,只能撮着吃菜叶了……

    其实我们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之间的排练。忘了说了由于每个人都会担任话剧里面的角色,所以我们都会以话剧里面的人物称呼彼此。社长张雁乐是我们的张大爷,熊猫哥叫赵澎森是我们的赵大妈,还有前任社长耨宇辰是我们的耨导,此外还有K 嫂、K 哥、对象、卖坟的、活畜生都是我们社员的代号。我们之间的对话是外人听不懂的,我想让活畜生给我倒杯姜汁我会说:“来,给我来杯82年的可乐”。这是我们话剧里面的台词,我们平常玩和在QQ 群上侃都用的是台词。那天那个校报的来采访我们张大爷,大家一直用台词对话,他站在一旁傻不拉饥的硬是一句没听懂。还有我们赵大妈在换场时急急忙忙的没注意还带着面膜呢,就把他的眼镜往脸上叩,惹的幕后的我们笑的差点拉肚子。其实排练时多的笑话很多的,台词说着说着就东一句西一句对不上号了,动不动就笑场,动不动不该出现的就全出现了。到了这个社团让不爱笑的我天天笑的开心,让我知道生活也可以每天都过的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我喜欢这种欲心所欲而无拘的轻松和欢乐,喜欢我的美丽新生活。

付出与收获

    但问题就马上就出现了。我们要举办我们社的第二届寻梦话剧宴,一下子时间紧迫,排练一天接着一天,我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去学习和写作业,有几次都把作业拿来排练现场写了。有点力不从心,想退出话剧社,好好的去学我的习,考研究生。就在我尤豫之际赵大妈的一席话让我对话剧社的步伐更加坚定。

    赵大妈说他刚来西理大的时候不爱说话,但他心底有渴望表演的梦。也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就在他出去逛的时候偶遇了话剧社,要知道那可是纳新的最后一天了,如果错过现在的他就不这样了。怀着试一下的心说加进去看看。他第一次到排练现场的时候,看着他们在排练节目,就在角落里找了个椅子架着二郎腿随便的看了看。他觉的那是什么话剧,简直就是胡闹,根本没有任何表演的意味。但耨导邀他去扮演一个小配角,很简单,做一个人挨了两抢然后倒地死掉,全部动作就这么多,连个声音都没发。据他现在回忆在金秋广场文化节表演这个的时候就像是街头卖艺的,只有一条毯子,什么音效和灯光也没有,实在是太寒酸了。但他还是被那些他看起来是胡闹的排练给震撼了,等把每一幕串起来的时候整个节目就像一部精彩的大戏,每一幕都包含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在庆功宴上他就有一点喜欢上这个热闹的社团了,吃饭的时候也和大家坐的近了点。在第二次表演中他有台词了,就是在被打了两抢死掉时再多加一声啊。但他慢慢的觉得他和这个社团越走越近,话也多起来了。

    可没想到的是他的第三次表演,也就是我们社团的第一届寻梦话剧宴,他的气质和他们要表演的话剧宴的主人公很像,耨导让他扮演主人公的角色。他很兴奋,但面临了和我同样的问题。排练几乎让他没有时间去学习,一周之内都没有一点时间去看书,但对他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有一次他外地给迷路了,好不容易找到车回校,可他刚回来耨导就让他们跳了一晚的江南style ,之后那节目竟然被删。他感觉很委屈,自己放下学习得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他想退出这个社团,好好的去学习,但他有点舍不得。他打电话给他姥姥他姥姥也是同样的话“学习最重要,其他事次之”。

    他一个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想好好的想一想。两件事他都想要,他来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梦想来的,包括他的舞台梦。他不想走,因为这个社团需要他。这个社团在去年的时候有效人数只有8个人,而且这个社团存在太多太多问题。耨导是有想法但却缺少表达和组织能力,无法将美梦变成现实,而这些正是他的特长,他有能力,也有勇气去解决这些问题。他想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在尝试中找到更加卓越的自己。他告诉我大学确实不仅仅只有学习,还有不断的尝试和范错,大学不范错,到了社会上自己的错误将会百倍百倍的放大。从此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他喜欢的舞台事业之中,他发现全心全意的投入让他在这个社团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享不尽的欢乐,而且反过来充实了他的大学生活,对他的学习有了一种急促的促进作用。他到现在都一直觉得是个社团在给他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他在给这个社团付出。

舞台就是生命

    一直都发现张大爷和大二的几个学长们关系非比寻常,他们之间的情同手足影响了我们,让我们一加入这个社团就感觉回到了家,有一种轻松自在的归属感。直到有一天他才给我们讲述了他埋在心里两年的故事。

    2011年他加入了这个社团,可当时的社长很随意,一切随意,几乎没有活动,也不联系他们。都到年底的茶话会了他们社还没参加过什么节目,也没有出过场。他和耨导就心急了,他们俩加入这个社团就是为了舞台梦而来的,可现在他们社团几乎面临破产。他们没有人,没有支持者,除了自己一无所有。他们俩开始自己去联系自己的社员,寻求社长的帮助,学长的指导,他们想登上舞台展现自己的精彩。

    好不容易招集到了自己社的几个社员,由于耨导有一定的表演功底,带领着他们五六个人自导自演了他们的第一部话剧《神曲》。但是他们在茶话会上的表演并不是很出色,他们没有道具,没有钱,一切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多么的不堪就不用多说了。但那两年正是东北二人传大流行的年代,耨导一直在东北长大多少对这方面知道点。他们几个人又自导自演了东北《二人转》,希望可以在元旦晚会上打出他们社团的名字,得到老师的欣赏能给他们一点点支持。这次的效果很好,由于东北二人转是第一次被引进西理工,得到了不少老师的叫好。可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支持,他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

    从元旦之后他们没有任何活动,直到12年8月他们社团只剩下三个人。他们没有社长没有部长,没有任何人来领导他们。学校因为这个社已经没有了负责人要把这个社团撤掉,耨导站出来“我就是社长”。一个社长,一个部长,一个社员,这就是西安理工大学2012年8月的曲艺话剧社。

    他们开始纳新,他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次纳新上了。有个好笑的事,我们的林美琪学姐说她第一天在我们社纳新处登记了一下,还没交表呢?第二天就坐在那开始给社团招人了,别人一见她都学姐学姐的叫,其实不知道她也是大一的,岂知他们社员少的连纳新的人都特别的紧张?可最终他们只收到了6个人的填表,一急之下他们俩竟把别人社团的登记表拿过来一个个的打电话拉人,可别人一听是演话剧的就没说没兴趣给挂掉了。张大爷本来都是不求人的,但为了我们的社团他的脸皮都变厚了,四处求人加入。我们的赵大妈就是拿了表尤豫着要不要加,被我们耨导打电话给叫来的。赵大妈说如果不是耨导的电话他可能早就错过这个家了。之后他们通过在QQ群里刷消息,在网上发贴子,加入的社员联系同学,到了面试那一天他们是8个考官在面试8个面试者。

    之后他们就带领他们十二三个人相互熟悉,一个一个指导,一个一个步子的去纠正,准备参加金秋文化节。可惜在金秋文化节上别的社团跟本瞧不起他们,他们就像是街头卖艺的。他们每个人回忆起那段往事都不太高兴,那次文化节深深的伤了他们的心。他们想明白了一切还得靠自己,准备自己来组织一次他们自己的节日。

    第一届寻梦话剧宴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他们一边看视频一边训练,竟然是新社员自己在训练新社员。另一方面他们开始筹备自己的话剧宴。没有资金的支持他们就自己去拉外联,一挫再挫,一连十四天都没有任何结果。实在是没办法了,他们当初梦想的海报、横幅,能免的他们全免了。没有道具就自己做,没有衣服就自己租,一切费用就自己掏.十二、三个人凭着一腔热血,一个人担任三四个角色,面临着一大堆问题,迎着错误百出硬是把第一届寻梦话剧宴在六七百学生的面前给成功举行了。

    寻梦宴成功了该是高兴的事,可社长部长们却哭了,就这么没了,自己的舞台梦就这么走到尽头了。他们本来就有计划寻梦宴最后的谢幕是亲吻这个舞台,然后就退出这个舞台,把她交给下一届,让下一届尽情去追寻他们自己的梦,创造属于他们的精彩。

    以前我不懂什么叫做“舞台就是生命,观众就是上帝”,现在我终于体味到这句话的沉重。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了舞台就相当于没有了梦想,没有了观众就没有了表演的动力.对于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越好的人,他们对这个舞台的爱恋就越深沉,对自己越爱的东西就越难以放下,难以割舍。

    为了我们的舞台梦,他们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让给了我们。我的社长部长们,感谢你们给了我们一个梦想的舞台,让我们在这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我们的精彩。我们一定会谨记你们的教导:就算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会无极限无底线的去表演;就算只剩下一个社员我们也会不抛弃不放弃的去经营。请你们放心,除了爱,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我们一定会让曲艺话剧社拥有她无可匹敌的本色!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