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赵震寰老师与校报
2020-07-09 08:44 陈晓芳 

2016年冬,校报新辟栏目《口述历史》,准备采访一些亲历校史的老同志,以他们口述的形式来整理和追忆学校走过的历程,赵震寰老师在采访名单里。那一年,赵震寰老师90岁。

采访约在离退休处的办公室里,赵震寰老师穿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很精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尤其清晰。赵老师几乎亲历了学校发展的整个历程,从北京到汉中、再从汉中到西安,学校的历史变迁在他的讲述中徐徐展开。赵震寰老师打小跟着祖母、姑母去北京前门外鲜鱼口内的华乐戏院听京剧,上学了唱老生,再到工作后组织校京剧团,直至退休,“京剧艺术”一直陪伴着他,所以赵老师讲校史的视角很特别,我听来生动而有趣,后来便直接将采访命名为《生、旦、净、末、丑,唱一场校史变迁》。

从北京时期《十三妹》里面的安公子、到西迁汉中,艰苦卓绝条件下的《红灯记》,再到西安时期校京剧团上央视的栏目,演过的剧目、角色,搭档过的演员,讲来栩栩如生、如昨日。我看着眼前这位娓娓道来的耄耋老人,想象着他年轻时京剧的扮相会是怎样的风华?而能把京剧融入到血液中去享受一生,又是让人心生何等的羡慕啊!校京剧团这一支细细的溪流,在学校历史的长河中,从源头走来,见证了学校的变迁、见证了学校起承转合的一个个节点,赵震寰老师用京剧来表白校史。那个冬日的下午,阳光斜射,我有幸聆听了一段京剧往事中的校史变迁。

赵震寰老师非常健谈,不只是京剧,采访中他还讲了他挚爱的校友工作。1987年,赵震寰老师由学校返聘到校长办公室开始校友工作。赵震寰老师熟悉校史、心系校友,校友分会创建、校友总会创立,他成为西安理工大学校友工作的主要开创者、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赵老师推荐给我看很多校友的微博,历史的老照片扑面而来,共同的母校情怀、共同的青春记忆,各地区、各行业的校友紧密联系在一起,散若星、聚为火。

那次采访过后,我经常可以收到赵震寰老师的电邮,投稿、亦或是简单的问候。过年时收到赵老师的电邮,犹如一位交往很久的老友,告知你他最近的生活并问候你,我总是心存感动,这是我遇到过校报最谦逊的读者。我更是惊诧于赵老师对电邮的使用,我很难想象一个耄耋老人坐在电脑跟前、和年轻人一样地写文章,文章清晰而美。

2017年3月,赵震寰老师写的文章《曲江史话》从校报622期起分三期连载于春雨副刊上。之所以有《曲江史话》,渊源应该是学校曲江校区的选址吧,但赵老师的研究却从秦汉开始,跨越隋、走过唐,品唐诗里的曲江、听史话里的杏园,还原了曲江的整个前世今生。这也是我在做春雨副刊期间收到投稿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2019年4月,校报646期春雨副刊上刊登赵震寰老师文章《我的志愿者生活》。赵震寰老师讲,他爱读文史方面的书籍,在北京时就看古迹、逛景点,后来西迁汉中参与建校,再至到了西安,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文物古迹。由兴趣而起、工作中结缘,赵老师潜心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民俗。更至后来,他参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坚持十年,被陕西历史博物馆授予“终身志愿者”称号。他喜欢历史和文学,更喜欢分享给大家。

2020年5月29日,我收到了赵震寰老师的一封电邮,我回复过去,并未见到回复。不几日,就听闻了赵震寰老师去世的消息,不胜悲痛。撰写此文以纪念赵震寰老师,安息!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