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古迹堪寻访,今朝趁年华
2018-04-04 16:06 水利水电学院水文172班 李文玉 

夜幕降临之时,踏上归家之路。行于昏暗路灯照掩下的街道,凝目看远方的万家灯火,白日里不同风格的楼居建筑,在夜间都变得无法分辨,只余点点灯光,在昭示着它们的存在。每日行经同样的风景,踏入同样的楼室,突觉索然无味。于楼前驻足,抬头仰望皎皎明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我相隔遥远历史长河的他们,又跃入我的心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陶渊明“织就”的桃源梦境,何止使刘子骥“欣然规往”,跨越一千余年的岁月,今人读之,亦遐想于桃源的景致。我始终相信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也许某日一叶扁舟随波而逝,便可“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消弭了尘世纷扰,于“良田美池桑竹”之地,可乘小舟于溪头卧剥莲蓬,也可于月色轻拢时荷锄而归,可于春日养蚕收丝,也可于秋季“靡王税”。何须江海寄余生,黄发垂髫,鸡犬相闻,是我永远眷恋着的人间烟火。

 

绿苔掩映层层石阶,若踏着木屐小叩于碧草遮覆的柴扉,不知主人开或不开?绕过清光门外的一池碧水,行过月光笼罩的满园红药,于窦员外的新居也无驻足之意,行至刘禹锡的这间陋室,才算“暂开颜”。透过碧草覆掩的帘幕,室内无公案堆积案头,无纷乱的丝竹之声萦绕于耳边。若恰逢主人与友共聚,或可欣赏共奏的一曲琴音,一同探讨经书的玄妙。无江水可观白帆,无垂柳植于室外,这一方仅可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有素琴之音,有金经之理,有映阶碧草,有友人相伴,短短一则铭文读之,亦觉神往,又有何陋之?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愿拥毳衣炉火,驾一小舟,去往西湖亭畔观雪。只是江天一色的湖心亭里,消湮了张岱与客把酒言欢的身影。于人鸟声俱绝时分,踏亭观雪,所遇之人不必言谈,便已为知己。不同于“红泥小火炉”的室内暖意,在茫茫雪景中,炉火正沸时的煮酒共饮,也堪称美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收回目光,打开门锁,拾阶而上。每阶都是同样的步调,顿感生活的乏味。行至楼梯转角处,忽看见一抹肆意绽开的绿意——是三楼的奶奶养的绿萝,长得格外惹人喜爱,妈妈也从这里折了一枝在家里养着。妈妈今日去了花鸟市场,怕是又“搬回”了喜欢的花卉吧?想及此处,脚下的步伐也顿觉轻快起来。

 

无处寻觅桃花源的落英缤纷,校园里的樱花纷落也同样令人欢喜;无法探访刘郎陋室里的知交相谈,宿舍里的嘻笑打闹也同样充满趣意;无缘亲临湖心亭观一场雪落,行于长安古道时的白雪纷纷,也同样惬意。何须寻访古迹遗踪,今朝依然诗酒年华。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