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新小说派特色
2018-04-15 15:02 冷石向秀 

内容摘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以法国为主阵地的新小说派,随着贝克特(1969年)和西蒙(1985年)相继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小说派达到了高峰,随后中国也出现了一小批模仿作品,但人们却发现其中优秀的新小说派作品寥寥无几。笔者对法国新小说派与中国先锋派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是一篇典型的新小说派作品。众所周知,《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与《褐色鸟群》号称是中国当代小说中结构最为复杂的作品,自发表以来难倒了一大批文学研究者。笔者在研读了《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后发现,其创作手法具有明显的新小说派特色。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分析,希望能打开对中国当代一批具有极大难度作品的研究开口。

关键字:《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艺术特征 新小说派

一、 前言

自1989年,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出现在大众眼前以来,很多人对其难以理解,要么避而远之,要么严厉批评,这和历史上对新小说派的态度何其相似。新小说派直至1985年克洛德·西蒙以《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才得到了西方学界的认可,使新小说成为法国乃至世界现代文学史中的经典。不知中国的这类作品何时才能得到认可,不至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新小说派在思想上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胡塞尔的现象主义哲学的影响,在文学艺术上继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意识流派小说和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及其某些创作方法。新小说派具有非常鲜明的宗旨和创作理念。即以反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为宗旨,主张作者退出小说,摆脱作家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打破时空观念的界限,打断叙事的连续性,作品往往采用多边的叙述形式的手段,采用意识流、虚实交错和时空颠倒等手法,对物的世界进行纯客观的描绘。作品往往回避社会现实问题,否定小说艺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而强调在自我的意识中寻求“真实”,在自我的意识中去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

二、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艺术特征谈新小说派特色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事讲述了“我”是一个精神病人,一直幻想有个女人陪在身边,后来在出门给女人买窗帘时被卡车撞了,送到医院发现即将失明,“我”接受了白血病而死的杨柳的角膜,复明后回家路上听到了沈良的对话。于是“我”开始把我所见所听与事实混淆、结合、幻想,从而得出了一切。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在主题上也并不复杂,余华通过与读者共同进行了这样一个关于文字和时间的游戏,表现着一种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模糊感,表达着时间和文字可以摧毁我们的记忆、瓦解已存在事实的主题,并做出想重新构造所谓的真实、重新搭建已经存在的记忆和历史的伟大尝试。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作者主要通过四种手法,即将描写“物”置于小说创作的首要地位、淡化读者的故事情节意识、打破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的传统、采用多边的叙述形式,创作了这篇典型的新小说派作品。

  1. 将描写“物”置于小说创作的首要地位

    新小说派最鲜明的特点是不将人物形象塑造、性格描绘置于小说中心地位,

而将“物”作为重点刻画对象,使“人”处于退而求其次的地位,人物被认为不过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但面目模糊不清,甚至有时连姓名也没有。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余华不厌其烦地描写着各种“物”,而将人也看做了一种客观的物,文中主人公也直接以第一人称“我”而指代。全文中每一处都对物进行着客观描绘,仅小说开头,就隆重刻画了房子、微笑、桥洞、床、门、街道等“物”的意象。更有贯穿全文的“物”,如脚步声、炸弹、窗帘、目光、青草。余华正是通过这些贯穿全文的“物”来表达小说的主题,比如小说中那十颗炸弹,余华用它们揭示着世界的荒诞。

2、淡化读者的故事情节意识

新小说派作品的另一大特点是不注重刻画故事情节与故事细节,而是沉迷于一种气氛之中。在这种气氛中,故事不仅无头无尾,没有完整性,并且作者还在刻意制造着迷惑。因此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在这之中,读者参与到了小说其中。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小说的情节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反而将问题提高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使得全文具有侦探小说的味道。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多个情节相互交叉,主要是以下四个情节随机交叉:感到少女存在、碰到沈良、被告知炸弹的事、被告知少女的事。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余华创造了很多需要读者需要参与其中分析判断的问题,比如沈良为什么要强调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舟山?难道沈良就是谭良,埋完地雷后隐姓埋名在了舟山?沈良的目的又是什么?外乡人和“我”对话时说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是十年前的时候,为什么“我”说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还未到?“我”的盲眼经历与外乡人的极其相似,是不是说外乡人就是十年后的“我”?医院的护士告诉“我”杨柳是出车祸死的,而“我”来到杨柳的家里,为什么杨柳的爸爸说杨柳是在家里平静的死去? 文章的题目是《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显然通观全文,杨柳绝不是主人公,那么其中提到的沈良,谭良、外乡人,“我”,小城烟,和杨柳有什么内在联系? 他们之间究竟是并列?是承启?还是包括?还是分裂?作者献给少女杨柳了什么?第十颗炸弹在哪?杨柳是谁?这些都得读者自己去探寻和分析,正是这一系列问题,才给了读者极大的再创作空间。

3、打破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的传统

余华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打破了按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传统

创作手法,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迷宫式结构”,即整部小说成了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作者通过采用“重复法”和“时空交错法”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作者重复描写同一事物和同一场景,比如全文1、2、3、4节描写与外乡人相遇,并被告知炸弹和少女;全文5、6、7、8节描写5月8日的奇遇,并被告知炸弹和少女;全文9、10、11节描写感到少女存在和碰到沈良,并被告知炸弹和少女;全文12、13节描写与一位父亲谈话并碰到年轻人,被告知炸弹和少女。将一件事不厌其烦地整整重复了四遍。相似的语言、相似的场景一再重复,使得故事情节不断扩展延伸,以此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的结构网络。另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还打破了时间顺序,将不同时空中所发生的事件相互叠加和交错,使得小说结构更加多元化,重新建立起了一个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这典型体现了伯格森的哲学观念,在柏格森生命绵延概念之下,有这样一种新的时间观念:对每个人来说,现在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三者的重合,时间在心理上是可循环往复的圆圈,客观世界里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但在心灵时间中,时间却可以是永恒的、可以延长的、可以回溯的。余华正是敏感意识到这点,并通过《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加以进行了强调。《此文献给少女杨柳》通过把物理时间换成心理时间,用5月8号这个时间点把没有关系的事件联系起来,几个重要情节反复叙述,每次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动这个情节,表达着作品的另一主题,即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心灵世界不是一个时间维度,世界里所发生一切的框架是物理时间,因此时间代表了一个过去的完整世界。

4、采用多边的叙述形式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有关叙述角度问题,需要加以分析考察的是:叙述者是否就是作者?全文有几个叙述者?叙述者是否等于人物的主观视角?余华通过多边的叙述视角,从三个不同的人的角度和回忆出发,创作了《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在这一点上,余华又表达着另一主题,即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和回忆出发,事实就会变得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回忆。于是,我们的逻辑模糊了、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模糊了、我们自己的记忆也模糊了。无论是被时间摧毁的过去还是那些被文字重新搭建出来的过去,他们的真实性都不复存在。

三、结语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艺术特征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新小说派的

创作特色。我们要细细品读《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进而为我国小说创作与研究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余华:鲜血梅花——余华中短篇小说集[M];作家出版社;2014年

[2]金桔芳;历史与虚构——克洛德.西蒙和余华的小说写作[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

[3]李航;浅析新小说派作家群的理论主张及创作特点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5]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