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团队,让我们更加优秀——访2010年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2010-11-01 11:33 作者:学生记者 赵 丹 

 

    9月29日,从上海传来佳讯,我校参加Altera杯亚洲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基于机器视觉的辅助挂弹系统》荣获二等奖。连续举办七年的Altera 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不仅是亚太区最高荣誉的FPGA设计竞赛,更是顶尖电机、通信、信息、理工本科学生向往和挑战的竞技场。2010年比赛自4月1日拉开战幕以来,云集了清华、北大在内的全国一百多所大学代表队,共上报创新作品400余件。我校樊骕研、李学峰、张月等同学设计的作品《基于机器视角的辅助挂弹系统》经过初赛、复赛,最终晋级决赛并获得二等奖。这份殊荣的获得离不开他们庞大的“挑战杯”团队体系的支持——来自自动化学院、机仪学院及理学院共14名同学。他们是:FPGA组员:李学峰、樊骕研、张月、李越、董彩霞;DSP组:李春男、杨啸晗、余哲、刘龙、周琦、郭茹霜;机械组成员:杨晓峰、贺锐、刘帅;指导老师:朱虹教授,邢楠老师;小导(研究生):孟繁星、姚杰、陈莉、王斌。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个大家庭,了解一下在这份荣誉的背后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技术来源于实践——参赛同学


  记者:你们是什么时候加入“挑战杯”团队的?在最初做这个项目时候,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樊骕研:我是从去年寒假就加入这个团队的,因为“挑战杯”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他们有的是后来陆续加进来的。我们最初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分组,因为这个项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学科,一个项目集结了多个专业的学生,覆盖数字图像处理、自动化控制、机械设计、嵌入式开发、电路设计、数据库等知识面。而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有限的内容就不能够满足需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分工明确,每个人在自己负责的版块内去自学相关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向我们小导或是指导老师请教。

 

  记者: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你们都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杨晓峰:在对机械臂的图纸设计方面,我们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因为图纸的设计必须保证准确无误,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对设计图纸进行了反复修改、简化,整体上修改了五次才完成。刚开始对电机选型方面也不是很懂,不知道需要计算哪些方面的参数,先后问了8位老师,然后才摸索着找到正确的方法。


  李学锋:记得去年寒假的时候,是最艰苦的一段时间。因为放假的关系,宿舍里面不能住宿,后来经过老师的协调,最终总算是住进去了。但是,宿舍没有供暖,晚上7点以后才能供电,那段时间,我们只能每天呆在地下室进行项目的研究学习。对于这个项目,我们每个人都很上心,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项目做到最好。在去上海参加决赛前10天,樊骕研整天盯着电脑屏幕调程序,经常通宵达旦,一天晚上实在是太累了,就定了个闹钟说是先休息一会,闹钟响的时候他没有醒来,我们也没忍心喊他。过了一会,被捏鼻子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编译通过没?”。

  记者:听说参加“挑战杯”需要历时两年,而且期间也很艰苦,有可能会影响到你们的生活学习,你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杨晓峰:在这个项目的参加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做事情之前得要有计划,锻炼了我的责任感。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有快有慢,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共同协作,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到自己是整个团队的一部分;动摇时,想到团队的进度,自己也就没什么理由放弃了。


  董彩霞:刚开始加入这个项目确实会感觉很累,没课的时候都要在这工作,有时候看到别的女生出去逛街,心里痒痒的。但后来,自己在这个团队中学到了很多,也就想通了,参加比赛嘛,本来就是有得有失的。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师兄、学长们签到好的公司去工作,就会更有动力在这待下去,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跟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就可以使自己变得优秀,我在这段时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觉得很有必要坚持下去。一个团队是需要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只要在学习和项目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不会对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


    暑假期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在地下室学习。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问题,就想着如何去解决。在这期间,当然有苦也有乐。比如会有感觉程序分明是对的,运行结果却并不能如我所愿的痛苦,继续检查,继续编译,反反复复,终于好了,那一刻的激动、高兴之情难以言表。就这样,随着问题一个又一个的解决,马上就要达到了我们最终的要求了,原来整个暑假根本没有想像得那么枯燥乏味,每天都感觉过得很充实。现在我已经喜欢上学习FPGA了,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学习FPGA,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锻炼。

  记者:你们参加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个人能力有怎样的提高?


  杨啸晗:我是在4月份才加入的,当时感觉落后了别人一大截,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拿到板子什么都不懂,不知该从何入手,但后来自己慢慢摸索着还是学会了好多知识。我觉得不管多难的东西,只要你下定决心肯做就一定能成功,当你准备充分时,自信心自然也就有了。参加这个项目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图像处理的应用过程中就锻炼了我的编程能力。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内容因为提前已经应用了解过,再次接触到就不会觉得陌生或是概念模糊了,学习起来自然也就比较轻松。暑假的时间也都投入到项目的进展中,我觉得这是我过得最充实的一个暑假了。


  樊骕研:技术是从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参加这个比赛项目,让我们有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自己去挖掘有用的知识并进行探索。从与别人的交流中生出新的思路,在团队的相互合作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学习也打下了基础,相当于给自己的生命增加筹码。过程虽然很辛苦,但等到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所有的苦都会融化掉的。我觉得苦的经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我很喜欢一句话:如果你想成功,你就一定能成功!可你真的想成功吗?是的,我想!好的,那我一定能成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在这个团队中,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没参加挑战杯是一种遗憾——小导孟繁星


  记者:你以前参加过类似的比赛吗?如果有参加过,这次的比赛和你们以往有什么不同?


  孟繁星:我本科没有参加过这类比赛,当时的我参与的大多是社会上的项目,想学更多方面的知识,尝试多种可能性。本科没有参加挑战杯,对我来说是件很遗憾的事。还好上了朱虹老师的研究生,让我有机会带挑战杯队伍,弥补这个遗憾。我身边的人有参加过这类比赛,我也有所了解, 我们这次的比赛项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跨学科,一个项目集结了多个专业的学生,覆盖数字图像处理、自动化控制、机械设计、嵌入式开发、电路设计、数据库等知识面。并且我们的项目内容有其实用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项目本身对本科生就很有吸引力。


  记者:在指导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


  孟繁星:项目经费问题: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机械加工,买各种实验用的芯片、材料等,需要比其它项目组多得多的项目经费,一度老师很担心我们这个项目能否顺利按时完成。我作为小导,需要跟我们项目组里的每个人讨论各个模块细节设计的合理性,讨论每一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而跟老师汇报我们项目的各个模块的进展情况、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老师的每笔项目经费支持都不会被浪费,保证按我们的设计思路继续向下进展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在各个模块功能实现之后的整合阶段,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例如频率不匹配、运行效果很卡、电机推不动等问题,在每周的例会,让大家把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解决方案,确定几种可行的合理的方案后,回去实验并反馈结果,及时修改方案。


  记者:你觉得本科生参加这样的比赛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安排好学习与比赛的关系?


  孟繁星:本科生参加这类比赛是提高动手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培养团队精神,可以跟一群优秀的人交朋友,可以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


  因为这项比赛是学生业余科技竞赛,它主要是学生利用寒暑假以及平时的业余时间来完成的。因此不会占用很多的学习时间。当然,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冲突,可能就需要比别的同学多下些功夫来补功课。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地分配好时间,学习和比赛二者一定是相得益彰的。我们会把假期和刚开学阶段校内课业学习任务不是很重的时候,把大部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比赛项目中去,也会在这段时间里在项目进度上做些提前量,在临近考试并且项目进度正常的情况下,会给他们时间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复习考试上。我们项目团队中的本科生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习和比赛的关系,他们很多人今年都获得了奖学金。本科生参加竞赛,其实大多牺牲的都是他们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他们参加比赛之前都知道这些,想得到比赛好的名次,不吃苦是不可能的,这个没得抱怨,这就是荣誉背后所要付出的。


                                      后 记
    这次比赛只是整个“挑战杯”项目进行中的一个小插曲,参赛作品是整个“挑战杯”项目组中的FPGA部分。作品能在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荣誉,也是对他们整个设计的肯定和证明。接下来,他们整个团队会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优化和完善,为明年参加“挑战杯”比赛做好准备。让我们预祝他们在明年的省赛和国赛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期待我们理工大学子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杨晓峰(左一)、李学锋(左二)、樊骕研(右一)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